close

 

當年海峽兩岸中國人的國共內戰1958823日引發了一場「金門八二三砲戰」,想到此發哥來段相關分享,介紹台北市「八二三砲戰紀念公園」位在圓山大飯店山腳下原來士林區北安公園去年八二三紀念日正式改名,成為台北市首座「八二三紀念公園」,園內也增加兩座當年參與抗戰期間的砲塔,紀念當年國軍的無畏精神,更是重新認識這段屬於台灣人不分族群保家衛民的歷史,讓民眾在巡禮公園時,能緬懷先人的英勇事蹟,永銘歷史記憶。

 

民國47823日,驚天動地的八二三砲戰開打,在短短44天的時間中,落下44萬餘發的砲彈,將金門被炸得體無完膚,而在八二三砲戰後,讓台海原本在國際政治起伏交疊混沌不明情勢中,有了決定性的作用。此後,如今兩岸百姓維持了長達近一甲子年不再有實質戰爭的生活

 

由於民國47年八二三砲戰勝利,奠定了兩岸和平的基礎,意義非凡。而台北市首座「八二三台海戰役勝利紀念碑」,在去年93日軍人節於「八二三砲戰紀念公園」辦理揭碑儀式,對國軍將士表達尊重與感謝之意同時對於過去長達快六十年的和平,感謝三軍將士的辛勞。

 

 

根據維基百科記載這段歷史:金門八二三砲戰,又稱第二次台灣海峽危機,是指1958823日至105日之間,發生於金門馬祖及其他中國東岸的一場戰役。中國人民解放軍中華民國國軍以隔海砲擊為主要戰術行動,因此被稱為砲戰。

 

砲戰由中國人民解放軍首先發起,中華民國國軍隨後開始反擊。砲戰初期,解放軍攻擊島上軍事目標,後期重封鎖海運線,以圍困金門。在砲戰初期,國軍猝不及防,隨著戰事繼續,逐漸恢復戰力;並得到美國海軍護航,維持金門補給線,甚至利用八吋榴砲反擊及癱瘓廈門車站等的補運單位。砲戰期間,雙方海軍艦艇和空軍也多次戰鬥。10月初,解放軍宣布放棄封鎖,改為「單打雙不打(逢單日砲擊,雙日不砲擊)」,逐漸減少攻勢。至此,中華民國成功守衛金門。

 

金門砲戰是第二次國共內戰的一部分,也是國共雙方陸海空軍至今最後一次大較量,此後雙方軍事衝突局限於海上,並逐漸停止至今。

 

中華人民共和國維持單打雙不打,直到197911日和美國建交。中共自稱為了方便台、澎、金、馬的軍民同胞來往大陸省親會友,參觀訪問和在台灣海峽航行、生産等活動,下令福建前線部隊,停止對大金門、小金門、大擔、二擔等島嶼的砲擊。從此,中共對金門砲擊歷時21年,正式劃上句號。

 

附記:發哥服兵役期間樂中金門大獎,下中心即被調往大小金門服役,在當兵前段仍逢老共對金馬「單打雙不打(逢單日砲擊,雙日不砲擊)」的日子,至少也曾親臨過這樣的當兵特別滋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發哥 的頭像
    發哥

    發哥人生與足球痞客邦

    發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