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現役的中國男足隊實力,曾執教過的洋教練阿里漢認為,比他三年前所帶的中國隊好,然而,卻遭27年後重演亞洲杯小組賽淘汰的悲劇,特別是面對並不算亞洲頂極的烏茲別克,留下了三球慘敗的下場。從日、韓、沙、伊這亞洲傳統豪強與外侵客澳洲,最後順利出線的結果,必須認清「實力決定一切」的必然外,關鍵失足中,兩大爭議點值得探討。

中國隊這次在亞洲杯全部6個丟球中,被「死球」直間接破網的竟占了5球。尤其是輸給烏茲別克的三球,全部是自由球防守失位。

中國隊其實從與伊朗之役,已經暴露出對付「死球」如自由球防守上的缺失。三場亞洲杯比賽,中國隊在後衛線的死球防守過程中,給人的印象是後衛的位置感以及防守職責不明確,相互同伴間的防守特點不夠瞭解,協防配合顯得很生疏。中後衛位置上缺少一個有能力的盯人中後衛,讓對方前鋒可以在自己的後場任意穿插、扯動利用交叉換位,來牽制中國隊的後衛為自己後插上的同伴做掩護。實戰中,中國隊後防線與門將的縱身距離也拉的過長,對方進攻球員可以頻頻利用反切戰術來威脅中國隊的球門。

在與伊朗、烏茲別克的兩場小組賽,無論是角球還是自由球,中國隊的防守球員就如同站樁一樣,雖然有高度但缺乏對對方關鍵人物的盯防,夾擊干擾力度不夠,對球的第一落點的爭搶,以及第二落點的保護意識太差,致使對手在死球的環節能經常製造麻煩。縱然中國隊在後衛線上採取四後衛的盯人防守,但是在注意力不集中以及對對方進攻球員盯防不緊,中國隊被死球的死穴命中。

對於死球的防守,在亞洲杯前,教練朱廣滬曾指出,死球戰術已經成為世界各隊的主要進攻辦法,他認為足球比賽的進球40%是通過死球創造的,所以,他對死球的防守不可謂不重視。此前的亞洲杯集訓,朱廣滬也將死球攻防訓練列為常規訓練的主要內容。可是為何仍敗於死球之上呢?最主要出在防守體系上缺乏應變能力,以及對比賽的閱讀能力仍有待提升。

三球不敵烏茲別克,從整場比賽中國隊的表現來看,球隊中後衛在死球上的防守及中場的控制明顯不如對手,而此時不僅讓人想到了這場遭停賽缺陣的李瑋峰與鄭智,而更為無奈的是,似乎中國隊每逢重要比賽前都會有大將因為停賽而缺陣,如04年亞洲杯決賽時的李瑋峰,又如05年世界杯會外賽客場迎戰科威特的鄭智,而這一次是兩人同時缺陣。

從輸給烏茲別克的三個自由球丟球來看,作為替補出任防線核心的杜威,幾乎沒有表現應有的作用,儘管杜威在防線上的制空能力相當強,但此役他與對方的高空球爭奪中,並沒有贏得幾次空中優勢,才讓人更恨防線大將李瑋峰以及中場大將鄭智的停賽,很無奈,李瑋峰與鄭智只能坐在看臺上,並不是因為傷病,而是因為前一場一個無謂的犯規讓他們累積二黃在身,對烏之役停賽無法上場。

有意思的是,李瑋峰與鄭智還是近幾年中國國家隊的隊長人選,但遺憾的是,這兩名前後擔任過國家隊的隊長,時隔三年,昔日慘痛的教訓依然歷歷在目,但如今似乎依然沒能從血的教訓中吸取經驗,再一次的重蹈了三年前的覆轍,關鍵戰役被停賽缺陣,壞了國家隊的整體戰力,尤其是後防重軸線因此拖垮了。

中國隊有一定的實力,但總是在關鍵時刻掉了鏈子,起碼眼前已成了賽前被視為亞洲六強中,唯一出局的那一強,現在批評中國隊兵敗吉隆坡的聲浪四起,敗因見仁見智,上述兩大爭議點看倌覺得呢。

美加「世界日報」足球專欄作家 何長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發哥 的頭像
    發哥

    發哥人生與足球痞客邦

    發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