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發哥一人在民生報工作養家,收入全交給發嫂勤儉持家,打理得頭頭是道,感恩發嫂讓我們一家後半人生還能簡單樂活。她老姊曾勸她不要太過節儉,該對自己好一點,這讓我想起了網路曾有這麼一則故事叫「台灣老太太和外國老太太」,而發哥比較認同中庸之道,即人要活在別太過勤儉也別太過奢侈。藉發哥隨意窩分享大家這故事:
一個男孩問他的媽媽:「媽媽,您想做台灣老太太還是外國老太太?」媽媽說:「我老了以後自然是台灣老太太。外國老太太是怎樣的?
男孩說:「外國老太太年輕的時候是個漂亮的女孩大學畢業後她找到一份收入穩定的工作;然後,她向銀行貸款買了別墅和車,又買了許多高檔生活用品,每月還利息,生活緊張充實而快樂。
因為她有很好的居住條件,又有車代步,各種人生的樂趣她都嘗盡了,等到她八十歲臨終的時候,恰好把銀行的貸款全部還清了,她安然地閉上了眼睛。
台灣老太太年輕的時候也是一個漂亮的女孩,不同的是,她找到一份收入穩定的工作後,就開始積累儲蓄,一年到頭辛苦勞碌,不捨得吃穿享受,最後再八十歲在病痛中死去。
她的子女得到了她的遺產,一筆非常可觀的銀行存款,足購買大房子,名車和許許多多的生活名貴用品。孝順的子女用存款中的一部份給台灣老太太舉辦了風光的葬禮,可是,她生前卻沒有享受過什麼。媽媽,您要做台灣老太太還是外國老太太呢?
人生真悟:妳的生命短暫應該改變生活觀念好好享受,至於死後葬禮的風光,妳!能感受到嗎?各位:換成老爸也是一樣啦!別傻了!多為自己活著吧!
外國人的觀念和華人的觀念在某些地方差別很多,華人總是多為自己的子女鋪設前途,而外國人則訓練子女要自己獨立為前途打拼。
台灣老太太和外國老太太都是不好的生活模式,一個太過勤儉、一個則是太過奢侈逍遙。
勤儉雖是美德,但若讓自己的日子過的太苦人生也無樂趣,而太過於奢侈逍遙則若一旦碰上如今的金融風暴、景氣衰退,那日子將馬上如掉入十八層地獄一般,每天為沒工作而煩腦,因債務追討而痛苦,沒了工作失去經濟來源,那買的房子、車子等也只能等著被法律查封,反而讓日子過的更苦。畢竟,過去曾在短短的十年之中,就碰上網路泡沫化、股票大跌、再加上金融風暴等經濟災難,所以人還是勤儉點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