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亞洲杯八強賽的頭場重頭戲,甚至被視為冠軍決賽提前上演的日、澳對決,果然殺得難分難解,鏖戰120分鐘仍僵持1比1平手,日本憑川口能活神勇把關擋出兩球下,守退了袋鼠,也算是報回去年世界盃之仇,不過兩強過招,最終以點球定輸贏,誰也不算是真正的贏家或輸家。
這場風格大不同的兩強對抗,開賽後,澳洲便企圖從氣勢上壓制住日本隊,打得很威猛,不過衛冕冠軍而來的日本隊,利用腳下控球技術很好的將節奏拖慢。全場「最關鍵的七分鐘」,出現在第69分鐘,澳洲先抓住角球破網,但僅高興三分鐘而已,日本的高原直泰以出色的控球轉移再射門掛網,扳平後才四分鐘不到,澳洲格雷拉爭奪高球時不慎肘部掛到高原直泰臉部,這張似顯過重的紅牌罰出後,導致澳洲在終場前快50分鐘內,面臨以少打多的困境。
本屆亞洲杯開賽前,日本與澳洲即被看作是奪冠的最大熱門,誰也沒有想到,澳洲的晉級之路如此坎坷,最終以小組第二身份晉級,造成兩強提前在八強相遇,而有意思的是,兩隊似乎也更代表了亞洲足球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格,澳洲以身體、衝擊力聞名,而日本則代表了技術性打法。
澳洲隊憑藉著身體上的優勢,延續了英國足球的傳統風格,比較過多的依靠力量和急行長球來施加壓力,而日本隊依然延續技術性和依靠整體配合的戰術,而這兩種風格,似乎也代表了亞洲一流強隊的技術流派,例如南韓、伊朗這兩支球隊的打法與澳洲非常相似,而以沙烏地為代表的西亞球隊與日本的打法也格外的相似,因此有人認為這場比賽也更像是兩種流派的直接對話。
儘管日本隊的身體對抗能力並不是十分強,但球員踢的很聰明,很少與澳洲球員進行身體上的正面接觸,並且利利用技術上的優勢,頻頻向澳洲球門發起進攻,讓澳洲球員感覺無從下手,也只能依靠犯規來化解日本隊進攻。 相比下,儘管澳洲隊在技、戰術的運用上無法與日本相比,但憑藉著自己的身體優勢與犀利的長傳威脅著日本隊球門,利用自己優勢很好的彌補了技戰術上的弱勢。
這場比賽更是猶如兩種流派的教科書之爭,兩隊都充分的發揮出了自己的優勢,並且盡力彌補了自己的短處,統計報告得知,澳洲有威脅的進攻,幾乎都來自邊路的傳中,而日本隊更借助技術優勢,通過中路滲透來威脅對方球門。
其實不論是日本還是澳洲,所沿用的戰術幾乎都是多年來保留下的傳統,例如目前澳洲的打法就是受到了英國足球文化的薰陶所致,而日本足球也在二十年前就確定的走技術足球的路線,而近年來的選帥,也就是圍繞著這一風格而進行選帥。
日本教頭奧西姆很看重這場亞洲未來冠軍之爭。雖然沒有盡遣精英出擊,但從小組賽來看,日本隊是愈來愈顯示出衛冕冠軍的風采。相比之下,在遭遇到小組賽前兩場比賽的迎頭痛擊後,澳洲也學乖了不少。亞洲杯並非他們想像中容易的囊中之物,要想在亞洲立足,就首先得適應亞洲足球的技戰術打法,不能一再拿水土不服作藉口。
日、澳兩種技術風格之間的碰撞,日本隊很精明,在體能、身高和力量稍處下風的情況下,並沒有硬拚中場,而是採取了一種類似防守反擊的打法,兵來將擋,水來土淹,這一招挺有效。志在先聲奪人的澳洲,仍然打的很是生猛,但並沒有打到日本隊的七寸上,因而得勢不得球在所難免。
身為亞洲足球的「入侵者」,澳洲當然希望本屆亞洲杯有所作為。日、澳之間的比拚,在前面快70分鐘的較量中,一個戴上了金鐘罩,一個穿上了鐵布衫,就看誰先露出破綻來。隨後迎來了全場「關鍵的七分鐘」,最終以點球決定讓日本驚險過關了,但澳洲首次登亞,確實已讓亞洲豪強敬畏三分。
這場日、澳強強過招,已擦出了亞洲豪強爭霸的新火花,如今亞洲足壇接納了澳洲這支強鼠後,使競爭強度提升,勢必造成今後的亞洲豪強爭霸更加激烈。
美加「世界日報」足球專欄作家 何長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