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當西班牙又一次經PK大戰險勝義大利後,各方開始議論紛紛,但與5年前不同的是,5年前西班牙人控制了比賽,然後在PK大戰中淘汰義大利,而這一次,就如西班牙教頭博斯克賽後所說,在120分鐘比賽時間裡,表現更好的其實是義大利人,但西班牙拿下了PK大戰,這一次更像是去年歐洲杯對葡萄牙的準決賽,西班牙是完全有可能在120分鐘時間內輸球,因為他們並沒有拿出更高層次的表現來,而如果維持這樣的狀態與勢頭,無論是對巴西的冠軍決賽,還是明年世界盃,鬥牛士軍團都會遇到不小麻煩。
2010年世界盃上,博斯克出人意料地讓西班牙踢起了功利足球,最終憑進入淘汰賽後的4個1比0,鬥牛士軍團拿下了歷史上首座世界盃冠軍,2012年歐洲杯上,由於比利亞受傷,博斯克選擇使用無鋒陣,這個戰術變化雖引起了不小爭議,但幫助球隊成功衛冕卻是事實。現在,一年過去後,西班牙人又發生了什麼變化?準決賽對義大利出現在世人面前的,是一支被人們研究透了的球隊,沒有新意,沒有進步,這是個危險的信號。
與過去5年裡一樣,西班牙人靠著控球戰術來控制比賽,但面對最擅長穩守反擊的義大利,西班牙人的控球率只有54%,僅僅比對方高出了8個百分點,嚴格來說其實與對方是在同一水平線上。90分鐘比賽時間內,上半場義大利機會明顯多於西班牙,下半場最後時刻西班牙才拿到了幾次機會,加時賽雙方各擊中一次門框,可算是平分秋色。西班牙先發陣容的前場攻擊組合中,布斯克茨、哈維、伊涅斯塔與佩德羅都是來自巴薩,席爾瓦雖比桑切斯更強一些,但托雷斯卻明顯不如梅西。巴薩在近兩個賽季遭遇的戰術瓶頸也在西班牙重演,中場雖然能控球,前鋒雖然頻頻回撤,卻很難創造出機會打破對方的鐵桶陣,反而是一旦失誤,便會被對方踢出反擊危及球門。
但比巴薩更好的是,博斯克擁有邊路,擁有巴薩不具備的傳統邊鋒好手納瓦斯。下半場這位曼城球員替補出場後在邊路製造了不小威脅,多次在右路生吃義大利的後衛,並險些助攻皮克在第85分鐘完成絕殺。而在進入加時賽後,拉莫斯與皮克加大助攻幅度,這兩位中後衛輪流客串起了中鋒,替補托雷斯出場的拜仁三冠主力的馬丁內斯也依仗著自己的身體優勢頻頻殺到義大利的禁區內,依託納瓦斯與阿爾巴在兩個邊路的來回衝刺,這一復古戰術幫助西班牙人拿到了不少射門機會。
那一夜,義大利隊的防守值得稱道。許多戰例已經表明,對付西班牙(巴薩)中場的有效辦法,不是在中圈周圍與他們做腳下球的爭搶,而是在己方半場佈局防守,不讓西班牙人扯出空當,這點義大利踢出了典範,值得列強與西班牙過招時參考。
前面提過一旦中路控球突破難行,改採邊路加上人馬大轉移應變,這點,博斯克另一個大膽的戰術調整,則是讓他的後衛線傾巢而出。第84分鐘,皮克禁區內斷球發起反擊,結果他狂奔近80米衝入對方禁區,將納瓦斯的橫傳打了飛機。博斯克壯舉,讓後衛群皮克、阿爾巴和拉莫斯被賦予了更多的開火權。接下來的加時賽西班牙在禁區內有4腳射門,你能想像這四腳射門全是由這三個後衛包辦的嗎?
陣型倒置,博斯克大敢做了。畢竟西班牙這套陣容磨合得太有默契了,這樣偶爾變個陣也不會自亂陣腳。這樣做的原因,就是充分榨取後衛球員的體能,給進攻球員喘息的機會。正如博斯克所說的,拼到最後,體能才能關鍵。
事實上,老球迷不會對這樣的西班牙感到陌生,鬥牛士軍團在改打控制足球之前,馳騁國際足壇的本錢就是邊路,就在不到十年前,西班牙還是一支瘋狂的邊路突破型球隊,擁有以華金為代表的諸多優秀邊鋒。或許是時候重新拾起邊路了?決定權在博斯克手裡,但無論如何,想要贏得聯邦杯冠軍,想要在明夏有所作為,西班牙需要有所變化。
從聯邦杯的表現看歐洲足球,明年的世界盃德國隊或許有能力比西班牙和義大利走得更遠,至少德國隊擁有的大前鋒戈麥斯和穆勒足以讓義、西兩隊羡慕。
這次聯邦杯終於讓我們等到巴西對陣西班牙足球的一個歷史性的決賽。兩隊遙遠的歷史交鋒並不能說明當下的足球發展。當昔日五星巴西遇到當今的世界盃和歐洲杯的雙料冠軍,人們自然想親眼目睹一場檢驗誰是真正王者的對決。
雖然明年世界盃才是世界足球列強真正顯身手的舞臺,但在世界盃上西、巴兩強再次相遇的機率並不大。可以說,7月1日的決賽終於顯示了聯邦杯最重要的價值,讓我們有機會直接檢視,到底是巴西那融合了藝術與技術的森巴足球更出色,還是西班牙那戰術與技術完美結合的控制足球更有效。對於世界球迷來說,比較和檢驗兩種足球的優劣,遠遠超過對最後冠軍歸屬的關心。〈相關連結yam蕃薯藤民生@報發哥評足球請點入分享〉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