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a href="http://blog.xuite.net/changfaho/wretch/86605569">〈相關連結采縈團隊發哥家族請點入〉</a>

 

面對你爭我奪處處計較的現實社會環境中,每當看了大愛的真實分享,內心總會一次又一次的感動。即將完結的這一齣大愛劇場「頂坡角上的家」,改編自「樂生療養院」痲瘋病友的真實故事,完整呈現當年痲瘋病友經歷磨難的人生,重現了70年以前樂生療養院一群被社會孤立的痲瘋病人,互相扶持,重新找到生命的價值,這是大愛劇場「頂坡角上的家」,呈現的動人故事,也記錄了樂生療養院民,發揮善念的開始。

 

「頂坡角上的家」,揭開樂生療養院的神祕色彩,也記錄病友跨越悲情的真實故事。生存在樂生療養院的族群,因緣際會下與慈濟結緣後,許多院民投入慈濟,不只成為助人者,也肯定了自己的生命價值。

 

故事裡有兩個主要的人物,首先是那位少校參謀金義楨居士(見上圖),六十多年前,三十歲的他罹患痲瘋,進入新莊樂生療養院隔離;放棄自己、早日解脫是他最初的想法,然而不吃不睡或吃藥過量,還是不能讓他結束生命。因緣牽引他走入佛法殿堂、帶領蓮友籌建棲蓮精舍。

 

金義楨生前一直是樂生療養院棲蓮精舍念佛會會長,他曾說,一般人總覺得麻瘋病是苦難的人,不敢接受病友的幫助,直到民國七十一年,慈濟才給了他們機會,讓他們從被幫助的身份,轉而回饋社會。多年來,除了協助慈濟蓋醫院,舉凡薩爾瓦多、印尼、九二一等災難,也都能盡一分心力。雖然他們得了別人不了解的病,但人的自尊是自然的,需要有人接受、需要有人互動,慈濟接受了他們的幫助,也讓他們贏回了自己的自尊。

 

民國六十七年,證嚴法師去到樂生療養院,便從當時還不多的善款中,每月撥出一萬五千元,為院友請看護和加菜,原本以為慈濟是個富有的團體,後來大家才知道慈濟為了建花蓮醫院,還缺幾億元,因此院友不再向慈濟領取補助款,將每人一個月一千二百元的生活費零用金,先拿出一百元捐給慈濟,從手心向上的人,變成了手心向下的人。

 

金阿伯就像一個舵手,把陷在「現象地獄」的船,航向「超越天堂」的彼岸。從此樂生佛法不輟,蓮友們從善法中得救拔,主動提請慈濟停濟,更為海內外賑災付出、為醫院建設奉獻愛心……

 

歲月催人老,晚年的金阿伯坐在輪椅上、病榻間,仍心心念念說慈濟、做慈濟,身形殘缺,卻智慧圓滿。前年六月二十六日,九十三歲人生謝幕,但是,智慧長者的生命風範,永存人心。

 

另一位主角如今已八十三歲的林葉師姊。因罹患痲瘋病,十六歲就與家人完全隔離而住進樂生療養院,早就忘記「回家」的滋味,直到成為慈濟人,才又找到回家的感覺。她那雙蜷曲的手(見下圖),竟養育了十八個與自己沒有血緣關係的孩子,每當分享這段人間故事總是令人感動與敬佩林葉的平凡卻偉大。

 


 

林葉師姊是早年樂生療養院最年輕的院友,住進樂生療養院已六十幾個年頭,身為一名痲瘋病患,長期遭受隔離的痛苦,並且又得不到照顧與安慰的情況下,在黑暗的日子渡過無數的歲月,她從一個目不識丁的文盲,堅忍自立,直到會唸佛經,一生未嫁,卻兒孫滿堂,如今環遊世界,到處演講,感動會場所有聽眾,激勵大家無比的生存勇氣和毅力,全場充滿著溫馨和出自內心的尊敬。

 

林葉回憶道,當年這種痲瘋病被人看到,比看到鬼還要怕,但是大家都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健康,也沒有錯,但被隔離於常人世界卻是別人所體會不到的痛苦。

 

一生未婚的林葉,卻有十八個貼心的孩子,以及無數的孫兒,因為她幾十年來幫人免費帶小孩,當時沒有洗衣機、瓦斯爐,樂生也沒有水,她每天要下山挑二十擔水,幫孩子們洗衣服,生火煮飯給他們吃,但如今這些孩子都已五六十歲,有兩家人更貼心,還把房子買在樂生旁邊,只為了要就近照顧她。林葉笑著說,這些孩子比自己生的還要更孝順,因為她對他們無所求,反而能和他們處得更好。連小學都沒讀過的林葉,如今走遍全世界,到處去「給人看看」,到處演講說「慈濟」,啟發大家的善念,寫下她自己的傳奇故事。

 

林葉師姊在到處演講中說,台灣早期的一般寺廟有佛教沒佛法。信眾三支香拿起來一直求,求平安發財、丈夫事業發達、自己身體健康、孩子學業好考上理想的學校等。林葉說:「我也不例外,求我的病早日康復。」當年年紀小不知病因,以為是皮膚病,努力擦藥都沒有起色。最後被醫生診斷出是痲瘋病,學名叫寒森症。那個年頭痲瘋病患被認為是不治之症,人人畏懼,驚恐萬分。

 

十六歲那年,父親要再續弦。有一天夜裡,聽到繼母和父親對話:「你若不把那個痲瘋病送走,要我的孩子和她一起生活,我是不會跟你結婚的。」第二天林葉主動對父親說:「爸爸,把我送走吧!」父親不捨,但是迫於無奈。當叔叔送林葉到樂生療養院時,林葉只問他一句話:「叔叔,你什麼時候帶我回家?」叔叔回答:「只要你病好了,就可以回家。」

 

這一等,就是六十幾年!林葉早就忘記「回家」是什麼滋味了。直到成為慈濟人,這幾年常接到精舍師父來電說:「回來吧,回家過年。」林葉師姊才又找到回家的感覺。

 

林葉師姊六十幾年沒回過三重的家,但老家的訊息自然有人帶給他。繼母晚年學佛了,數年前有人送她林葉的錄音帶。繼母聽完後認出是林葉,立刻到新莊樂生院去探望林葉,抱住林葉痛哭懺悔莫及。放下怨懟的林葉對繼母說:「以前沒機會叫你媽媽,現在可以補叫嗎?我要感恩您,沒有您的決定,我可能死於痲瘋病,就沒有今日可以參加慈濟了。」

 

當年剛到樂生院時,林葉很想自殺。是隔床來自澎湖的女病友說,能活著就好了,不必計較。她還講了一個故鄉發生的真實故事——有個男孩得了痲瘋病,被他父親三番兩次地送到海上,想割斷繩子,讓他自生自滅……想想我的父親還沒放棄我啊!

 

林葉說:「要珍愛生命。引用上人的靜思語『以佛心看人,人人是佛;以菩薩心看人,人人都是菩薩。』當她唱起「普天下沒有我不愛的人,普天下沒有我不信任人,普天之下沒有我不原諒的人」時,學員從「身無一物,心無罣礙」的林葉身上,體悟她『穿林打葉求自在』的成熟風采,更見證了生命的尊貴與傳奇。

 

藉由這齣戲 可以告訴時下的大眾媒體,上人常講要報真導正,揭開這個神祕的面紗,讓大家對樂生療養院有所了解。更要分享主角金義禎居士,不放棄希望的人生,希望這個社會尤其時下的大眾媒體,能延續這樣善力量的傳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發哥 的頭像
    發哥

    發哥人生與足球痞客邦

    發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