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報執行副總編輯孫鍵政先生今天舉行告別式,昔日民生報人有情有義前來送孫桑人生最後一程,為他而製作的「想您遠行追思文集」,收錄了30多篇孫副總生前同事及好友的文章,伴隨他更留給民生報人永遠對他的懷念。現在把追思文集裡的精華摘要分享供看發哥隨意窩的網友,也多一層認識這位紀政姊口中的專業體育記者的楷模。
孫夫人美意寫著:元月二日早上,因身體不適,我們叫計程車送他到北醫,做完檢查後緊急進入手術室開刀,直到下午四點十分傳出噩耗,精彩人生劃下了句點。民生報同事聽聞均不可置信,說他從不用健保卡,一直是個健康寶寶,怎會倏地走了。苗中同學電話慰問,也說鍵政為人灑脫,走得也瀟灑。鍵政一生行誼,高風亮節四字足以代表,我在此祝夫君一路好走。
紀姊寫出:體育記者在專業領域的用心投入,對體育發展的影響深遠,讓優秀教練選手能出頭,好的訓練技術方法得以發揚傳承,乃至運動市場的推廣行銷都極為重要;鍵政兄是專業體育記者的楷模,值得後進學習。「自是浮生無可說,人間第一耽離別」,衷心懷念老友鍵政,這位五十多年前曾一起考進第一屆中華體專的「同學」。
民生報總編輯宋晶宜寫著:在做總編輯時,有鍵政在,我總安心。他補足了我的不足,撐起體育的半邊天。看他的明亮眼睛,就知道他是甚麼都明白的聰明人,聰明和精明是不一樣的。我信任也尊重他。他是謙謙君子,有分寸,不是非。他的習慣動作是,挺挺胸、拉拉高腰,然後用他緩慢清楚的特有腔調說出他的見解,這個經常把舞台留給別人的人,從不貪功。
體育新聞組蘇隊長寫著:他的平易近人已是報界、體育界眾所周知;事實上,他在專業領域管控平面媒體更是一代宗師,尤其專題企畫、採訪推演、現場指揮到後續製作都有非常精闢看法,他領導聯合報體育組、民生報體育組時,很前瞻地確立體育新聞的時代使命,建立聯合報系「正派辦報」精神主軸,成為台灣體育新聞的中流。
民生報近30年間,孫桑大概只有在大型的1988漢城(首爾)奧運、1990年北京亞運帶採訪團出國現場採訪,其餘大大小小在國外的比賽他全部讓同仁到第一現場,是歷練也好,是開眼界也好,或說是慰勞也好;他總是舉球員、作球手,永遠只守在家裡改稿、指揮,關鍵時刻點示一下。
民生報另一位體育新聞主任楊武勳,也寫出了與孫桑相知相惜的革命情感:除了公事相處十九年外,我與孫副總一直保持密切聯繫的良好私誼,經常與好友聚餐暢飲,或到卡拉OK唱歌同樂,我倆都已退休十多年了,為了避免成為孤僻寂寞老人,與愛唱卡拉OK的另外四位好友,以定時定點的方式淺酌歡唱同樂。去年歲末年終孫副總有兩次缺席,本來以為新春他會繼續與我們五位愛唱歌的好友恢復例行的同樂節目,真沒想到他就這樣不聲不息、也沒有請假就棄我們而離去,雖然哀傷、不捨,但這是毎一個人必經之路,差別只是先後順序不同而已,因此,只能說:孫副總您在天國等我去,再相聚暢飲、歡唱同樂了。
孫副總的愛女詩薇也寫出對爸爸的感情:我的爸爸是個善良但驕傲的獅子座。他是個非常善良的人。從來不會和任何人,對任何事計較,我在一旁咬牙切齒,他總是一笑置之,也許就是森林之王的本性吧。他也常和別人稱讚我,以有我這個女兒為傲。其實,我常想能夠做為「孫鍵政」的女兒,才是我的驕傲。我感謝所有愛護他,帶給他溫暖的家人朋友們,因為我們父女的聚少離多,你們的陪伴,充實了他的生活。最後,謝謝爸爸,將我帶到這個世上來,給予我你所有的一切。我愛你,把拔。
長發北上敬悼我在體育新聞專業路上的貴人孫桑,同樣也感受了昔日民生報的長官及同仁的有情有義前來致哀,也看到肯定孫桑一生對國家體育文宣貢獻的紀政姊,前體委會主委許義雄等多位體壇重量級人物及同輩的資深體育新聞老友都來了,大家為孫桑的「遠行」而不捨,「想您」的追思文集成了大家日後的難忘回憶(感恩蘇隊長、程政及玉屏的費心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