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能有幾個相知相惜的亦師亦兄老朋友,應是種福氣,發哥與台體大退休的陳定雄老師,相知相惜逾三十載,我們兩家的情誼,從大女兒皮皮才兩歲便互有往來,當年一部車戴著兩家人開始花東旅行,在東西橫貫公路牌樓前合照(見上圖),還走在阿里山的小火車鐵道上,轉眼前,皮皮她們都長大了。
我與陳老師同屬猴但年齡相差一輪,結緣於他在1983年帶領一批國內足球精英赴英國參加教練受訓返國開始,隨後,1984年他帶中華木蘭隊期間,從左營魔鬼訓練到華國飯店選手村備戰世女足邀請賽,我倆都同居一室,為的是全然了解陳老師的帶兵歷程,與豪放踢法的思維。當年中華木蘭與良玉隊由陳老師統合一塊整訓,發哥與四位教練在西子灣沙灘訓練合照(見下圖),還發生陳老師奮不顧身下海搶救陷入漩渦中的游客,自己差點出意外的小故事。
甚至後來陳老師擔任1989年大洋洲女足賽中華木蘭隊領隊時,我倆有緣再次同居一室,他如何要求球隊做好賽前飲食及賽後快速消除疲勞暖身的理念,我全然了解他的用心良苦。
兒女長大後,各自忙著工作生活,當年的小玩伴,皮皮與大她一點的陳憶如、怡謙也多年未再見面,長大後,利用這次春節帶她向好些年未見的定雄阿伯拜年,也難得再與他們拍張長大後的紀念合照,還多了個小妹妹思瑩陪伴。
陳老師從小就喜歡皮皮,常開玩笑說,何時要嫁給我們的怡謙?這已是從小到大的多年老笑話了,這次再碰面還是重提玩笑,但無傷彼此的情誼,阿伯與皮皮和妹妹思瑩也來張長大後的合照作紀念。
我們兩人都從職場退休後,這些年南下高雄長住期間,發哥至聖之家,陳老師是極少數入住的貴客之一,就像是昔日我下台中住陳老師家一樣,兩人仍然談足球與人生到半夜仍不罷休。
陳老師在2009年夏天屆滿65歲後申請榮退,當年他省體(台體前身)出身,入學專長是足球,但父親臨終特別的叮嚀:「足球不能踢一輩子,要出人頭地須多充實學識。」愛足球、更愛唸書的他,唸省體二年級父親病世後,在老師、同學湊錢相助下,他後來苦讀赴日、美深造,揭開後來在我國體育界和教育界不平凡的執教生涯。
在執教36年歲月中,他那句流傳台體的壯志豪語:「以到日本求學深造視為參加世界杯足球賽的預賽,到美國深造當作複賽,再把赴德國研究看成決賽。然後,博士學位在向我微笑,台體校長職位也在跟我招手。」雖然在他退休一刻,博士或校長都與他「擦身而過」,不過,在他領導出來的一批批博士和校長高徒心目中,
在他的人生思維裡,美果不一定要自己去享有。就像2005年他在台體校長評選中,校內票選他以絕對優勢的第一高票送到教育部定奪,卻殺出程咬金讓他意外落選。事後談起這個當年的校長夢想時,
他更認同苦戰而敗,遠勝輕易的成功之理。他也認同,無數的勝利之中,戰勝自我乃為最佳的勝利。他口中常灌輸學生的「悲壯美」,在其人生中也一再出現過,就像當年帶木蘭隊踢贏衛冕的德國隊雖未奪冠,但只要過程精彩,盡心盡力,無論得到怎樣的結果都欣然接受。陳老師的思維影響著許許多多的學子及聽過他講課的人們,他是發哥人生中的一輩子好師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