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省體專時代的體育夫妻檔,不到六十歲雙雙從體育老師退休,樂在楊梅的陽光山林社區慢活人生。溫進鴻這位1998年曼谷亞運划船奪牌的國家教練,更樂在老婆大人鄭麗月用心耕耘的花土世界中,在他們的陽光之家享受著充滿「花土的氣息」。(相關連結好房網站專欄請點入下列上與下兩個網址:https://news.housefun.com.tw/changfaho/article/176359144836
https://news.housefun.com.tw/changfaho/article/176359144837)
溫進鴻以排球專長考入省體,後來轉型成為國家隊的亞運划船教練,其夫人鄭麗月算是省體時代第一批用足球專長招考進入的三名女足學生之一,與盧美麗、何翠芷同批,出身台南光華女中女足隊,主踢左翼。在省體時代溫進鴻與鄭麗月已是校園情侶檔,同受恩師陳定雄教誨影響很深,畢業後兩人結婚組成小家庭,育有一男二女,兩人同為中小學校老師,如今已先後自教職退休,長居楊梅陽光山林社區。
溫、鄭兩人的家鄉分別在苗栗和台南,但1983年隨著溫進鴻任職石門國中代課老師的機緣,從此楊梅成了他們婚後大半人生的長居地。也因為來到了這個地方,才改變了他們夫婦的體育專長都變成了划船教練,夫妻倆分別各自擔任桃園男、女西式划船隊的教練。
他們與划船結緣始於龍潭大池為訓練龍舟隊,後來加上全運會新增西式划船項目,桃園縣體育會請溫進鴻在地方上先成立划船委員會並出任創會總幹事後,溫氏夫妻倆開始至宜蘭參加教練講習才接觸划船運動。後來學成帶兵有績效,溫進鴻更升格為我國的亞運划船教練,最大成就是在1998年曼谷亞運划船競賽率兵奪銅牌。
1983年溫進鴻來到石門國中代課初期,是暫住在其二姐的楊梅家,平時養成運動習慣的他,有一回從住家由往山坡上跑步,看到沿路插旗銷售房子引起他的好奇,就自然順著旗子跑進了社區,發現這新建中的社區裡頭,有游泳池,還有13座網球場公設齊全,愛運動的他們也就被吸引了,決定在這陽光山林社區購屋。
看中陽光山林社區後,在1985年由於還年輕經濟條件有限,先以91萬元購買32坪的連棟房子,住四年後以470萬元賣出,去換一個較大有52坪的房屋,到了2006年,又以900萬元換購現有長住的這獨棟別墅,房屋權狀102坪、房屋面積100坪,家有三層五大房、一間娛樂室設有卡拉ok及桌球檯。主人喜歡原木但強調裝潢簡單擺設,整棟地板都鋪陳柚木,還特別在陽台上加建一座木造的休閒式聊天大露台。
問主人目前該社區的行情平均漲到多少?據他們所了解,就現在其住的地方行情已增值為1300萬元左右。
後來楊梅新開發興建很夯的東森渡假山莊,由於溫進鴻苗栗老家有一片土地祖產支援,於是這對體育夫妻檔在2011年也曾一度搬到東森渡假山莊,買下一棟100坪的獨棟電梯別墅,鄭麗月說,當時東森渡假山莊推出預售屋一坪為30萬元,但賣得不是很好,才降價為19萬,不過他們最後是以一坪13萬購得。如今的行情如何?他們則不太清楚,只住了兩年,目前該棟出租中,他們還是又回到陽光山林社區了。
感覺上溫進鴻一家人還是比較喜歡陽光山林社區的居家芬園,該社區於1985年第一期完工銷售以後,社區內有游泳池、13座網球場、籃球場、溜冰場、魚池、多個公園及一所社區學校大華高級中學,社區內樹大綠地多,空氣品質良好、視野佳、安靜舒適,有100多甲土地,共1100多戶,至今已有三十年的歷史,優美的社區環境,吸引著許多強調生活品質的人們。
溫氏夫婦的生活品味不只如此,2010年與一群好朋友山上找朋友,意外發現了座落於復興鄉霞雲村的庫志部落,從陽光山林開車約1小時的路程,那兒視野佳,風景優美,聽聞有塊地要賣且價錢合理,他們決定合夥共同買下800坪約200萬元的土地,由四戶平均約出50萬元,另外自己花了80萬元蓋了20坪大的鄉間度假木屋,前面保留一大片綠地玩樂並遠眺高山綠野,偶而一家人或者相約好友一塊過來避暑。
溫老師陽光之家充滿花土氣息(下)
近幾年內溫進鴻與鄭麗月這對體育夫妻檔,相繼從任教的龍潭凌雲國中和楊梅瑞埔國小正式退休,溫進鴻在家樂當長工,而巧手的鄭麗月,因為參與社區大學的因緣,她讓溫府的陽光之家更加充滿了「花土氣息」,意指溫府的花(多肉植物)土(陶瓷)特多。
這對體育夫妻檔退休後一靜一動,鄭麗月學陶養花練書法,溫進鴻則每天走下坡到社區內的網球場活動,還自製網球拉線,因此溫府進門前的門外大廳,一眼望去即可見鄭麗月創作的各種自製陶壺,還有高掛在天花板前的一排網球拍子,成了一靜一動的溫府家門外廳特色。
一到了溫府,馬上會讓人感受到他們家隨處都可見陶瓷以及多肉植物,因為這幾年來鄭麗月的生活重心,就是投入陶瓷以及多肉植物的養殖。
鄭麗月從2011年開始在社大上茶藝文化課,有緣認識了陶藝王老師,至今學陶藝已有五年了,目前仍每週在上課學習中,上課材料費可花了十幾萬元。
鄭麗月在自己臉書分享說:「藝術不分老少,不分學歷,不分貴賤,當然也不分任何素材。玩藝術,享受將生活融入藝術創作的美感與幸福的感覺,人生應該就夠美好與浪漫。非常希望大家可以一起創造自己的幸福感。」
溫府門外大廳的最大特色,就是滿滿的鄭麗月創作的各種自製陶壺,有仿鐵提樑壺、仿木頭陶壺、仿竹壺、魚型和青蛙陶壺,還有花器等等,少說已達上百個成品,大多陳列在一座櫥窗櫃上。問她現有陶瓷成品比較多的是什麼?她說是仿竹壺,還有仿木頭的陶壺。
其中鄭麗月最滿意的成品是龍龜壺,她說製作過程費工且較有難度,她可是花了三個月時間才僅完成了一隻而已。另外還有一支手捏竹壺的壺款,因其底部的鬚根需一根一根接植上去,超費時很累人,但完成後成了鄭麗月展示的佳作之一。
鄭老師昔日省體的老同學,看到了她從運動專長轉變為藝術創作家後,在其臉書上留言:「相識相知30年,只知道妳的廚藝和球藝,就不知道妳有第三專長,佩服佩服!」也有老同學稱道:「鄭麗月妳的創作靈感,來自妳的單純獨特風格。」
除了學陶之外,近年鄭麗月也投入多肉植物的養殖,問她怎會有此雅興?她說多肉植物好照顧,省時,而且多肉植物不可淋雨,要在通風有陽光的地方養,正好溫府加建的木造休閒式大露台很適合。她說,有時做陶累了,就休息看看多肉植物,還真非常療癒,她甚至看著多肉植物可以發呆很久,而一時忘了身邊的人事物。
鄭麗月的多肉植物養殖愈養愈可觀,目前至少已有110盆了,於是就在自家木造休閒式大露台上,架設了一個專門擺放的木架台子,供人欣賞各種類多肉植物的不同型態美感,而所有的植物栽盆都是她親手柴燒製成的。其中有一盆是鄭麗月的最愛,這一盆她用青鎖龍加德雷,配上春峰錦和加州夕陽等四種的多肉植物組合而成。
這對不到六十的退休老師夫妻檔,退休後除含飴弄孫外,他倆的後半人生就是守著陽光守著你我與子孫,平常還會在自家空地種種菜,整理菜園,澆澆水,也會上山去復興鄉度假木屋勞動除草,當然也樂在陽光山林社區擔任委員及志工服務人群,奉獻人生的剩餘價值。
溫進鴻與鄭麗月小檔案=
溫進鴻省體排球隊,後來轉型成為國家隊的亞運划船教練,最大成就是在1998年曼谷亞運划船競賽率兵奪銅牌;其夫人鄭麗月省體時代第一批足球專長招考生。夫妻倆長年在桃園任教中小學,近年相繼教職退休,慢活在楊梅陽光山林社區,因鄭麗月養花學陶,使溫府家中充滿著花土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