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瞧瞧這張發黃的老照片,1967年這群清一色港腳化身的ROC代表隊,在高舉著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下,為我國奪得亞東區足球預賽冠軍,鏡頭上舉著冠軍獎杯的是隊長張子岱,而前排最右那位正是曾長年在台灣帶飛駝隊的老教頭羅北,而同一年這批港腳另在默迪卡盃首次港腳自家對峙下,代表ROC擊敗了香港代表隊,這段事實今天卻被國內媒體誤傳了,發哥站在導正視聽的立場,在ET東森運動網寫下還原歷史的真象:(相關連結ETtoday東森新聞雲發哥專欄請點入下列網址:http://sports.ettoday.net/news/809024)
正在香港舉行的東亞男足資格賽,我們的國家隊以2比4再一次敗在香港隊腳下,賽後又見國內媒體寫道:「中華男足上次在成年國際賽擊敗香港,要回溯到1967年8月的亞洲盃資格賽,這回再度挑戰對陣香港的49年不勝魔咒又失敗了。」在不容我們的足球史實,被現在不知情的網路與傳媒一再誤傳下,發哥必須還原真象告知事實是啥?
首先發哥要點出,1967年當時還稱「ROC」中華民國代表隊擊敗香港隊的比賽,並不是亞洲盃資格賽,而是當時吉隆坡固定舉辦的第十屆默迪卡盃國際賽;其次,更必須澄清的一點是,當年代ROC擊敗香港隊的成員,清一色都是來自香港的華人港腳,正因如此,長久以來港腳一直未把台灣本土的國腳看在眼裡,事實也這樣,除了那一年默迪卡盃中華港腳隊擊敗香港腳之外,我們從未曾在成人國家隊級別擊敗過香港隊,直到2015年三月底的U23奧運資格賽中,台灣郎才算勉強留下踢垮香港代表隊的歷史紀錄,只是那算是U23以下層級的比賽,並不列入成人國家隊的戰績。
且細述還原歷史真象:1967年8月在亞洲先後有兩個大比賽,先登場的是49年前曾轟動寶島台灣的第四屆亞洲盃東區預賽在舊的台北市立體育場舉行,那是二至四年級生的老一代球迷一生最難忘的賽會,有記載傳達當時有三萬人將老體育場擠得水洩不通,因為那年代ROC最足以為傲的運動項目太少了,唯足球之前在上世紀50年代連奪兩屆亞運男足金牌,當時為目睹這些很會踢球的ROC港腳還真是一票難求。
當時為ROC在亞洲盃資格賽奪得亞東區冠軍的清一色華人港腳,包括教練許竟成,隊長張子岱,守門員劉建中,後衛羅北、譚漢新、郭錦洪、曾鏡洪,中場林尚義、郭有、劉煥清,前鋒黃志強、莫振華、張子慧等等,在奪冠一週之後,幾乎原班人馬轉戰吉隆坡的默迪卡盃,也正是在那個賽會中,歷史性的同為來自香港的港腳,在國際賽場正式捉對廝殺,當時由張子岱領銜的ROC中華民國隊,以4比2擊敗了香港代表隊。
而當時的香港代表隊,也在那一年的亞洲盃獲得中區預賽的冠軍,同來自香港的好手代表兩個不同的地區及國家隊,又各自以亞洲盃東區和中區預賽冠軍身分對峙,格外顯得這場交鋒的特殊意義。
這段歷史就是記載了唯一的一次中華民國男足隊擊敗香港隊的紀錄,只是ROC的成員,還沒有一個出自台灣本土的國腳在陣。之後不久隨著政治的變遷,港腳逐漸退出ROC代表隊,台灣本土國腳從上世紀70年開始自力更生,卻因全亞洲都熱中踢球,我們足球開拓的起步比人家晚,更加上整個足球大環境不好,於是我們仍陷在連亞洲30強都擠不上去的尷尬門檻。
而過往我們對抗香港隊的歷史中,去年3月31日在高雄踢的里約奧運會外賽不容忘記,我們以3比1撂倒了向來不把台灣腳看在眼裡的香港隊,其意義在於70年代開始港腳與中華民國切割,台灣郎自力更生以來,那一戰勉強能算是我們國家隊含U23奧運隊層級的國際賽中,首次擊敗港腳的歷史性紀錄,還是值得喝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