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07年女足世界杯在激情中落幕,本屆體現了女足發展勢力格局的演變,歐美兩極的對抗,使亞洲退居第三者,同時在一批天才的誕生,加之男子化的傾向,世界女足運動隱約呈現了回歸男足秩序的足跡。

雖然巴西女足未能加冕,但已在本屆掀起的森巴旋風,徹底打亂了女足世界的傳統格局。德國和巴西女足分別成為本屆世界杯的冠亞軍,也表明世界女子足球開始回歸男足秩序。巴西女足先後以4比0大勝中國和美國,而中國和美國恰恰是女足世界昔日的強者,也是本屆最大的失意者。巴西的崛起,與中、美兩強的式微,表明女足運動的格局正不可抗拒地向男足靠近。

巴西和德國女足都完整體現出整個國家的足球特色。德國女足的紀律和整體,巴西女足的激情和技術,體現出不同的足球文化和基礎。相反,中國和美國女足雖然曾紅極一時,但因為整個國家缺乏足球傳統和底蘊,註定難以長時間停留在較高水準。

本屆呈現出世界女足格局的最大變化,還是來自巴西。儘管從未在女足世界杯奪冠,但她們男子化和追求技術的打法,代表著女足發展的潮流和方向,如果國內女足環境能改善,她們遲早將成為女足王國的最強者。

德國隊仍展現出絕對的實力和經驗。德國球員身體強悍、能力全面,縝密的整體打法令人羨慕不已。能夠最終戰勝巴西隊,德國女足靠的是頑強防守,同時她們的整體實力和比賽經驗,極大限制了巴西姑娘的個人能力。在足球場上,整體永遠能戰勝個人。

美國女足給人感覺在走下坡路,這次她們不僅受到了北韓等新銳勢力的挑戰,還被巴西隊羞辱了一番。事實上,除了德國和巴西隊實力明顯高出一籌,水準處於第二檔次的女足球隊越來越多。美國、挪威、北韓、澳洲和英格蘭等隊,都具備向頂尖球隊發起衝擊的潛力。當今世界女子足壇,多極化的趨勢更加明顯。

從本屆列強晉級歷程中不難發現,世界女足運動的開展分成三個等級。第一個等級是歐、美兩極對抗。小組賽過後,進入八強的球隊中,歐美球隊佔據五席,到了準決賽階段,四強席位則全部被歐美球隊瓜分。可以說,女足運動經過20多年的開展,歐美女子足球代表了當今世界女足的最高水準,並擁有了普林茨、瓦姆巴赫、瑪塔這樣最具天才的球星。

以中國、北韓、澳洲和日本為代表的亞洲女足成績不俗,有三支球隊進入八強。世界排名第五的北韓在小組賽有驚世表現,一度被捧為進入四強甚至奪冠的熱門,中國和澳洲也是在八進四的比賽中惜敗於各自對手。沒有從小組賽晉級的日本女足也值得稱道,她們流暢、精細的技術流打法,代表了亞洲女足發展的方向。

但不可否認的是,亞洲女足總體上處在世界女足的奪冠二級檔次。從歷史上講,亞洲女足運動整體開展不力,隨著中國女足從世界巔峰墜落,亞洲其他球隊並沒有填充進來。期間,北韓的崛起一度令人期待,但與強盛時代的中國女足相比,北韓女足在技術底蘊和天才球員的開發上,存在許多欠缺,造成發展缺乏後勁。澳洲女足近幾年倒是生猛,但這支隊伍名為亞洲球隊,實為歐洲類型的球隊,除了身高體壯,開發潛力並不大。

第三等級就是非洲。非洲女足同男足一樣不乏天才,但開展水準太低,本屆世界杯上幾支非洲球隊的表現,只能用業餘來形容。非洲女足的崛起還需要相當長的時間。

世界女足運動發展到一定階段,難免會呈現出男子化的傾向。本屆世界杯,攻防節奏之快,對抗之激烈,戰術手段之豐富,以及出現了像瑪塔這樣竟然擁有不遜於優秀男足球員技術的表現,都印證著女足運動呈現出技術化,整體化等男子化趨勢。不僅如此,本屆女足還誕生了美國老將莉莉這樣的傳奇人物。一個女人能參加全部五屆世界杯,莉莉至少證明,女人也可以像男人一樣,成為足壇常青樹。

女足世界裏,還從未像本屆這樣天才輩出。莉莉寶刀不老,普林茨正當壯年,21歲的瑪塔已經搶班奪權,成為當今女足最耀眼的明星。這個集速度、技術、靈性、激情於一身的罕世天才,重新演繹了女子足球的魅力,將女足的觀賞價值提升到不亞於男足的地步。更不可思議的是,巴西還擁有很多未開發的小瑪塔。

儘管女子足球正在進步,但女足的職業化還遠未到來。即使像瑞典、德國這樣有了職業女足的國家,職業化的程度也非常低。像美國女足職業大聯盟也是高開低走,經常面臨辦不下去的窘境。而本屆最驚豔的巴西女足,其國內女足運動也是舉步維艱,世界女足的發展仍處在業餘階段。支撐並帶動女足運動開展的,實際上是各國的男足,在男足領域裏德、巴爭霸的局面,如今被複製到了女足賽場,反映著女足格局在變,美麗足球正跟著男足走。

圖說:本屆最佳射手巴西瑪塔對決最佳門將德國安格樂。

美加「世界日報」足球專欄作家 何長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發哥 的頭像
    發哥

    發哥人生與足球痞客邦

    發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