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亞青女足賽落幕,從之前的女足世界杯,中國成年女足隊在亞洲已經失去了優勢,雖然最終世界杯排名第五,但與北韓、日本和澳洲相比,整體實力還存在差距。現在女足後備梯隊也像成年隊一樣,一年不如一年,從衛冕者落居第三勉強取得世青資格,而海峽對岸的木蘭女足更冷,老少皆慘敗,談復興大中華女足真是感觸良多。

中國青女在前三屆U19亞青女足賽,都闖入冠軍決賽,上屆還成功奪后,但這次在準決賽以1比4慘輸北韓,中國女足在青年級別的退步是顯而易見的,再回想今年U17女足亞青少賽僅列第四。昔日的世界杯亞軍中國女足在亞洲不但霸氣全無,並且已經毫無優勢可言。

現今的亞洲女足壇,就青女級別而論,整個亞洲重回正常的秩序 北韓和日本領頭,中國勉強擠在期間,南韓和澳洲在猛追,最早的「亞洲三冠后」中華台北木蘭,已被上述五強拋離遠遠的,現在連昔日敗將泰國都一再能擊敗木蘭。

2002年首屆女足亞青賽,中華台北意外闖入決賽,並以亞軍坐收,2004年第二屆比賽泰國又讓人意外的闖入四強,上屆比賽澳洲獲得季軍,在前三屆比賽中,亞洲女足傳統四強中、日、南、北韓還從未團圓過,而本屆比賽冷門在小組賽階段全部出局,四強如願躋身準決賽,也繼今年U17亞少賽後四個國家再次包攬四強席位。可以說在發展不平衡的亞洲女足壇,東亞的中、日、南、北韓仍居領頭的地位。

而在女足四國之中,北韓和日本顯然確立了自己第一集團的地位,這一點從各個級別的國家隊成績,便可以明顯看出。此外,北韓和日本女足在發展進程上,也要比中國、南韓以及澳洲更加堅定。北韓隊除了令人讚嘆的意志力外,在中前場嫻熟的小範圍配合,已經成為了她們的特色。從第四逐步升上冠軍,北韓女足在亞青賽的名次穩步提高,經過5年的醞釀終於站到了亞洲之巔,尤其去年的女足世青賽奪冠,以及今年的U17女足世青少賽(決賽3比0勝日本)稱后,已經讓人們了解到北韓女足今天在亞洲已經是不可撼動的「大姐大」。

從世界杯0比4完敗給巴西,到這次亞青1比4恥辱地輸給北韓,中國女足的這個秋天有點冷。無論從技術還是戰術素養上,中國女足現在已經全方位落後,根本無法和世界強隊抗衡,因此大比數落敗也變得合情合理。究其原因,主要的是世界女足運動在發展,而中國女足卻在原地踏步甚至退步;在這次比賽中,中國無論面對弱旅泰國,還是勁敵南韓、北韓,都沒有必勝的決心和勢頭,戰術意識甚至不如泰國,這就是如今中國女足發展的現狀。

而基礎薄弱,才是兩岸大中華女足衰落的罪魁禍首。要問中國女足現在有多少註冊的年輕隊員,沒有人會第一時間給出明確的答案,有的話也只是一個可憐的數字,畢竟中國足協一年投入到青少年足球發展上的基金,只有區區200萬人民幣,女足青年培養想沾這個錢的光,可能性不大,因此可以想像中國女子足球發展的薄弱,更遑論在台灣已枯萎的木蘭女足。

看看後來直上的亞洲女足列強,日本光是青年女足隊伍就有300支,全國有一萬多名女足隊員。神秘的北韓女足,已經形成了完整的金字塔結構。而南韓從小學、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學,也有一條體系的72支女足根底,形成了完整的梯隊,誰敢說再過幾年後,南韓不會真的超越中國女足。

再說身體不佔優勢的日本隊,堅持走技術路線,並在多年累積後逐漸超越中國,與北韓並肩在亞洲領跑。南韓與澳洲儘管還不具備稱后的實力,但在各方面也是有所進步的。可以說在亞洲各國提升自身能力的同時,中國足球或者原地踏步,或者進步緩慢,這都使得昔日的紅色玫瑰已經不再鏗鏘放光芒。

在中國足球的大環境下,女足後備力量嚴重萎縮,願意踢球的女孩子越來越少,中國女足日漸衰敗在所難免,女足運動的發展已經全面落後於世界,想要再像以前那樣走出亞洲,衝向世界沒那麼簡單。如果不從基礎上提升大中華女足的整體實力,那女足想要參加世界級別的比賽,恐怕也會愈加艱難。

圖說:北韓女足奪下亞青冠軍,再次證明她們是「亞洲大姐大」。

美加「世界日報」足球專欄作家 何長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發哥 的頭像
    發哥

    發哥人生與足球痞客邦

    發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