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到了年度選最佳球員的時刻, 2007年歐洲金球獎評選的50人候選名單出爐,而稍早前國際足總已公佈世界足球先生30名候選名單,兩大選拔今年都看好卡卡或梅西其中一人會脫穎而出。
自1956年英國的馬修斯得到第一屆「歐洲金球獎」以來,歐洲金球獎已經經歷了50年的風雨,本屆將是歐洲金球獎第51次被頒發出去。而國際足總「世界足球先生」自從1991年德國的馬泰斯得到首座獎盃開始,到今天也有過16次,歐洲金球獎在歷史上明顯更悠久一些。
歐洲金球獎最初只頒給歐洲球員,隨後才對在歐洲效力的非歐洲球員開放,1995年,在AC米蘭效力的賴比瑞亞非洲前鋒韋爾成為第一位得到這一榮譽的非歐洲球員。而世界足球先生從開始面向的就是全世界的球員。物件不一,評選方式也有不同,歐洲金球獎是採取讓歐洲各國知名足球記者投票決定,而世界足球先生則是由各國教練參與投票。相較之下,歐洲金球獎的評選方式更加客觀,也自然的得到了更多人的認可。
就本屆評選而言,歐洲金球獎在改革之後,已經將篩選名單擴大到了全世界的範圍內,在擁有悠久歷史的同時,歐洲金球獎這一開拓性的舉措,在擴大了自己影響力的同時,也變的更加全面,更加權威性。歐洲金球獎主要的評選依據是球員在俱樂部的表現,而世界足球先生則更重視球員在國家隊的表現,但從今年開始,這一情況將發生巨大的變化。
金球獎從這次開始,已經把評選眼光放到了全球,從今年兩項評選的候選名單來看,伊拉克人尤尼斯.馬赫穆德的入選,以及巴西人切尼的入選,成為這一次歐洲金球獎的候選名單中最具有特點的選擇。尤尼斯是伊拉克隊的射手,今年的亞洲杯上,尤尼斯成為賽事的最佳射手和最佳球員,而聖保羅的切尼早就已經在國家隊成名,只是由於身處南美才沒有進一步的發展。這一次歐洲金球獎將這兩人收錄,無意是一個信號:歐洲金球獎不再局限於歐洲,全球化戰略的推行,已經讓歐洲金球獎的影響力,擴大到了全球的每一個角落。
只是,足球落後地區的球星擠掉實力和表現更好的球員,無疑有籠絡他人,增強自己威信的嫌疑。這樣的「水分」名單,對金球獎的權威性實際上是個破壞,倒不如世界足球先生評選就只關注強隊的核心來的直接了。
儘管世界足球先生今年的30人候選名單上義大利人由於國家隊處於世界之巔而以5人獨佔熬頭,但實際上以俱樂部來劃分的話,世界足球先生這一次的評選,西甲10人入圍,英超10人入圍,義甲6人入圍,德甲3人,法甲1人,這也完全符合歐洲各國聯賽的排名。而從歷史上來看,過去16年的世界足球先生評選,有9人共10次在同一年中得到了歐洲金球獎和世界足球先生的雙料頭銜。可見,兩個獎項之間,評選的最終結果實際上常常存在很大的相似性,尤其是在非大賽年的時候。
不過從評選的最終結果上來說,從2000年以後,兩個獎項目只是在2000年,2001年和2004年的評選結果上有所不同,2000年,席丹只是在國家隊的比賽中比菲戈取得了更高的成就,但在整個一年中並不如菲戈的發揮出色,卻壓倒了菲戈成為當年的世界足球先生,這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爭議。隨後,2001年,全年表現上佳的歐文成為金球得主,但菲戈卻得到了一座近乎安慰般的世界足球先生獎盃,世界足球先生的評選再度出現爭議。到了2004年,之前帶領米蘭拿到歐洲冠軍的舍甫琴科,又一次被在國家隊成績更好的小羅壓倒,失去世界足球先生的稱號。
這樣一來,世界足球先生給人的印象,就變成了在非大賽年克隆金球獎,在大賽年就把獎項頒給登頂的世界強隊的核心,而不管其全年表現是否一直出色。這樣看來,世界足球先生的評選實際上存在很不專業,很不負責任的嫌疑。
就今年兩個獎項的評選而言,世界足球先生30人候選名單中,僅僅只有8人沒有同時出現在歐洲金球獎的候選名單中,更重要的是歐洲金球獎的最大熱門和世界足球先生一樣都是卡卡和梅西,很可能再造就一次「雙料先生」。
真要分出一點區別,在歐洲金球獎中,卡卡為AC米蘭俱樂部得到歐洲冠軍聯賽頭銜,要比梅西在巴賽隆納兩手空空更有說服力,更有希望在歐洲金球獎評選中勝出;而世界足球先生評選中,梅西隨國家隊參加了夏天的美洲杯,這一點可能會讓阿根廷小將比卡卡在世界足球先生的爭奪中稍占上風。最終結果,年底便揭曉。
美加「世界日報」足球專欄作家 何長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