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世界足壇告別了2007年,在剛過去的這一年裡,以卡卡這批年齡在25歲以下的青春少年兄,踢紅了賽場,然而在教練鬥陣中,卻是薑愈老愈好,老帥在2007年可是揚眉吐氣的一年。

如同球員有更新換代一樣,教練這一行同樣也有「長江後浪推前浪」的自然規律。雖然當年紀漸長,足球理念的更新不再那麼匹配時,新面孔的大規模接班便是大勢所趨。而且,老帥在出山前,往往會借助資歷而提出不少條件,因此一些條件有限的俱樂部更傾向於聘請一切好商量的年輕人。但是,剛過去的2007年,老帥的表現卻強過少帥群。

當2004年是少帥奔放的一年,穆里尼奧、貝尼特斯、德尚、安切洛蒂、里傑卡爾德等等一時多少俊傑。可是經過三個賽季的洗禮,人們卻發現這批青年才俊並未如想像中那般站穩腳跟,更遑論一統江山。相反,一幫年逾60的「老油條」重新神氣活現地站在了世界面前,他們的味道,依然讓後輩覺得無比辛辣。

看看老仙角的帶隊成績,從年齡最大的算起,同為69歲的阿拉貢內斯和雷哈格爾,分別帶領西班牙和希臘從歐洲國家杯會外賽「次死亡之組」中順利出線,前者讓西班牙媒體自打嘴巴,後者則幫助歐洲國家杯衛冕冠軍走出了無緣德國2006的低潮。68歲的捷克教父布呂克納依然掌控著這支東歐鐵軍的靈魂,沒有「黃金一代」照樣在客場3比0痛殲德國,奠定小組頭名。

65歲這個年齡層則有兩位奇人。佛格森率曼聯打破切爾西聯賽壟斷,收回失落4年的王冠,荷蘭外援本哈克在創造千里達多巴哥奇蹟後,又讓波蘭頭一次享受到歐洲杯會內賽的刺激。比他們小2歲的霍利爾也值得鼓勵,雖然歐戰無法為里昂完成突破,但好歹法甲連冠,沒有讓紀錄毀在自己手裏,可以安心去法國足協當官了。

卡佩羅是61歲級別的旗手,2007年他在起跑落後的情況下,驚險地掀翻巴薩統治,即便在貝克漢等問題上不斷否定自己,但每到一家俱樂部都能聯賽奪冠的神話,還是續寫了下去。雖然因打法原因提前下課,但馬上被病入膏肓的英足總奉為上賓,第一次擔當起國家隊的救世主角色。同樣被譽為奇蹟製造者的希丁克,則搖身變成了俄羅斯大國復興的引路人。

60歲的艾德沃卡特的成就也令人眼前一亮,這位米契爾的前助手在離開韓國隊後,毅然前往冰天雪地的俄超淘金,第一個完整賽季便幫助澤尼特捧起23年來的首座聯賽獎盃,成為第一個在當地達此偉績的外國教練。為了抵擋澳洲國家隊的勾引,澤尼特俱樂部宣佈將他的年薪提高到450萬美元,足見對他的器重。而在艾德沃卡特身後,還有59歲的艾里克森、58歲的溫格正在叱吒英超。

老帥,或許意味著過時和僵化,但也代表著經驗與遠見。他們領導球隊、忍辱負重的能力,遠高於那些年輕氣盛的楞青,在人際關係的拿捏上,也處理得更加果斷自如。阿拉貢內斯鐵心放棄勞爾,佛格森趕走范尼、力保大鬧轉會的C.羅納度,卡佩羅任人唯親,希丁克超前革命,都一度引起過各種各樣的非議,但他們的堅持最終開花結果。這其中或許有運氣的成分,可是誰又敢說成功無需此二字伴隨呢?

少帥群英,像穆里尼奧、貝尼特斯、里傑卡爾德、范巴斯頓、史托伊奇科夫、德尚、弗洛雷斯、勒岡、麥克拉倫等等這群60年代後的主力代表,在2007年集體遭遇了平步青雲後的又一次重大危機。有人暫時度過,有人還在苦撐,但更多的故事結局是悲慘下課。恃才傲物、叫板高層、打法難看、球隊內訌是他們失敗的基本特徵。

過去這一年,老帥強硬抵過了少帥,新的一年,老、少帥再來鬥陣一較高下,再看誰最行。

美加「世界日報」足球專欄作家 何長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發哥 的頭像
    發哥

    發哥人生與足球痞客邦

    發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