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輪歐冠聯賽踢完,歐洲聯盟杯隨後上演,但似乎總被人看淡些。為了讓聯盟杯更受人關注,歐洲足聯大事改革,決定改稱歐足聯的歐洲聯賽(The UEFA Europa League),從40支增到48支球隊參賽,只是這樣的變革,就能夠改變賽事乏人問津的現狀,仍令人質疑。
歐洲聯盟杯的失寵,很大程度上是歐冠聯賽強勢崛起所造成的後果。尤其隨著歐冠聯賽在1999-2000賽季實施了大擴軍,高水準聯賽的前四名都出現在歐冠賽場上。這也就意味著,在強隊資源的分配過程中,歐足聯完全傾向於歐冠聯賽,為了將其打造成具有精英效應的頂級賽事,寧可選擇犧牲歐洲聯盟杯的利益。原先還能吸引到各國聯賽亞軍、季軍參加的這項賽事,如今變成了一個由中游球隊唱主角的舞臺,其受關注程度以及商業價值也就無法得到保證。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歐足聯要想拯救歐洲聯盟杯的觀賞性一點也不難,只要宣佈歐冠聯賽縮編到16支或者24支球隊,那麼隨著更多強隊出現在歐洲聯盟杯中,賽事水準自然就會更上一層樓。然而對於已經把歐冠聯賽當作一棵搖錢樹的歐足聯來說,自然不可能採取這種「平均分配」的思路。
因此即使名稱進行了更改,但只要大部分強隊還是出現在歐冠聯賽中,那麼「歐洲聯賽」的水準,也就不可能出現飛躍。至於歐足聯對於賽制的改革,雖然相比以往那種單調方式合理,但整個過程顯得太過冗長,球隊從小組賽階段一直到最後奪冠,需要經歷15場比賽,甚至比奪取歐冠聯賽冠軍所需要的13場還多出2場。付出巨大,收益甚微,恐怕會繼續成為「歐洲聯賽」留給人們的印象。
當然,「歐洲聯賽」也並非全無轉機,還是有可能成為「歐冠聯賽」賽制改革的受益者。根據歐足聯的規定,從下賽季開始,西甲、英超和義甲的第4個歐冠名額將屬於杯賽冠軍,而非以往的聯賽第4名。這樣一來,這些獲得第4名的球隊將出現在歐洲聯盟杯中。
回顧一下上賽季的成績,在這三大聯賽中獲得第4名的球隊,分別是馬德里競技、利物浦和佛羅倫斯。不妨假設一下,如果這些球隊出現在本賽季的「歐洲聯盟杯」中,那麼賽事的吸引力是否會增加不少?因此在下賽季問世的「歐洲聯賽」,還是有可能帶給人們一些與眾不同的感覺。
- Oct 04 Sat 2008 21:10
歐冠強勢 聯盟杯失寵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