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利物浦隊長傑拉德剛在英超大勝維拉之役,兩罰12碼罰球全命中,記憶再拉回到1994年美國世界杯冠軍決賽時,義大利名腳巴吉歐踢飛「PK點球」低頭落寞那一幕,一直讓球迷印象深刻,那記高飛而出,使義大利痛失世界冠軍。

回顧世界足壇因為罰丟PK點球而失去冠軍的球隊不少,更有數不清的世界名腳包括馬拉度納、奇哥、普拉提尼、C羅等都曾留下射失12碼罰球的記錄。如何保證「點球」12碼罰球必進,成了困擾所有射手的問題。最近,英國利物浦約翰摩爾斯大學教授提姆.凱布林公佈了一項「完美點球方程式」,稱按照此公式罰點球,百無一失。

如果巴吉歐掌握了「完美點球法」,令義大利人心碎的那一幕還會發生嗎?

「完美點球法」聽起來有些玄,英國利物浦的約翰摩爾斯大學有一個專門小組在研究「完美點球法」。根據研究人員的承諾:「如果掌握了這一方法,點球命中率可以達到100%。」

上賽季的歐冠聯賽和本賽季的英超中,「天空體育」在球網後面放置了高清晰攝像機,捕捉球員主罰點球時的連續鏡頭,而凱布林教授利用上千份這樣的素材,確定了主罰點球時的最完美方案。他研究出「100%守門員死角」區域,是在當足球越過球門線的一瞬間,應當位於一個以門框上角為兩邊,0.5公尺為邊長的正方形區域內。

根據小組研究出的「完美點球法」主要包括以下幾點:足球在過球門線的一瞬間,應當位於一個以門框角為頂點,0.5公尺為邊長的正方形區域內;球速應不低於65英里/小時(約為104.6公里/小時);要求主罰者從18碼線附近開始助跑,助跑為5到6步,而且要從20度角到30度角切入點球點去罰球。

之前也有很多關於完美點球的討論,但總是被單純的力學原理所迷惑,高科技的引入,讓人們可以對體育運動的認識,達到一個更細微更精確的境界。如果這個「方程式」早就問世,1994年美國世界杯上,也許就看不到巴吉歐那令人心酸的經典一幕了。

根據凱布林教授的「完美點球法」,罰點球應該保證罰出的球擁有足夠的準度和速度。而他們公佈的是一個「高風險」但讓門將「無能為力」的方法,照此方法刻苦訓練後,實際成功率可以超過80%。

凱布林還據此推算出射中路的失敗幾率最大。因為即使守門員被假動作迷惑撲向一邊,他們的身體也很有可能將球擋出。

凱布林還建議:球越過門線的瞬間,要不與門框或者地面的距離不超過0.7公尺,要不就緊貼地面;角度刁鑽的射門比大力抽射更有效。

以下就是這個「PK點球必進方程式」:

1.射門速度至少在104.6公里/小時;

2.助跑距離18碼禁區線到12碼罰球點,分5到6個碎步完成;

3.罰球時皮球的飛行角度為20至30度之間;

4.皮球在越過門線時的位置,應在球門上角距門楣和立柱均0.5公尺範圍以內。

如果掌握了這一方法,PK點球命中率可達100%。

對11年前法國世界杯記憶猶新的老球迷應該不會忘記,在英格蘭與阿根廷的那場經典比賽中,薛瑞爾與巴蒂斯圖塔兩人,各自為本隊各罰進一個12碼罰球。他們罰球的時速、角度與英國學者研究出的公式極其吻合。

天空體育的足球專家、前南安普敦的傳奇12碼罰球高手馬勒蒂希艾主罰過48次12碼罰球,成功射進了47次。在得知這個「完美點球法」後,馬勒蒂希艾說:「如果當時就有這個點球法,我本該成功48次全部罰進才是。」

最近這個研究結果一出,在足球圈沒有任何反應,倒是媒體調侃了起來。英國太陽報稱這些學者真是研究室裏的雞蛋腦袋,要是球員都像機器一樣,每次都能踢出這樣的點球,足球場上就不會有點球決勝規則的存在了。

太陽報還登了特里哭泣的照片。這位切爾西隊長上賽季歐冠決賽上,罰丟了關鍵的「PK大戰」,他也許該哭著對這些學者說:「哥們,你們這個公式怎麼不早點發明出來啊!」

圖說:利物浦隊長傑拉德(右)對維拉兩罰PK全中。〈相關連結請點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發哥 的頭像
    發哥

    發哥人生與足球痞客邦

    發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