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世界杯足球年「發哥足球巡迴開講」的第八站,4月30日發哥應邀來到了台北榮總演講。
這場與台北榮總「足球有約」,是經由「北榮腳球社」社長郭正典的安排邀約,郭兄本身是榮總教學研究部醫學研究科主任,同時也是榮總呼吸治療科主治醫師。四年前上一屆世界杯足球年時,我應陽明大學體育主任邱榮基之邀約前來演講現場,才結識了也熱愛足球的正典兄。
正典兄雖不是足球專業出身,但他心中也有一股願為台灣推動基層足運的熱沈,先是在台北榮總創組腳球社,進而接下台北市士林區體育會足球委員會的主任委員,還另外又在台北市政府社會局登記籌組了「台32腳球協會」理事長,意即希望有朝一日實現台灣踢進世界杯會內賽32強的大夢。
抱著推展台灣足球人人有責的態度,三年前,郭主委便帶頭每年都自辦台北「士足賽」,他認為不能讓我們的孩子們不懂足球,更不能讓台灣繼續被世人笑為「足球沙漠」。
更讓我感佩郭主委的是,他雖不是企業大老闆,但他卻能以一己之力,延攬一群愛好足球的年輕人,在他管轄的北榮教研部內協助他推展足球,並支領工作津貼,就照顧足球後輩的這點,郭主委付出的並不比足協正、副理事長少。
台灣第一批參與亞洲室內五人制足球賽的國家隊隊長張耀明,正是郭主委旗下的第一助手,加上陳育中、陳威廷、林佳琪、王佳玉等人,都是他們在北榮腳球社致力推動社區幼兒、學子、中老年人享受踢球樂的班底。
記得早在20年以前,大阪YMCA帶領幼兒足球隊來台北與萬華YMCA的幼童友誼交流,在與他們交談中獲悉,日本光是大阪地區YMCA帶領的幼兒足球人口便有上萬人之多。日本幼兒學足球,都是要繳費去上課的,並且,往往是由父母或爺爺奶奶陪同去上課學習。
日本的家長帶小孩去學踢球,主要是讓孩子多接觸戶外活動,先培養他們認識足球,進而愛好足球,未必都是希望他們自己的孩子將來成為出色的足球巨星,但起碼讓他們成為一名懂足球的人。
今天日本足球維新的成功,從這小地方不難可看出他們成功之處,小孩學足球過程中,連動帶起了陪同的父母及爺爺奶奶也直間接認識了足球這項運動,久而久之,耳濡目染之下,足球已經在日本的各個家庭中生根,為上世紀90年代以後日本創辦職業足球聯賽時,早已打下了擁有可觀的看得懂足球的基本觀眾群。
所以說,一項運動的推展,就得像日本這樣,一定要設法打入他們的家庭裡,如此,才能讓足球真正的落實發展,這點,值得台灣引為借鏡。
台灣足球的推展,當前最嚴重的問題在於,足球領導單位不懂得善用組織化與制度化的貫徹執行,依然流於人治化的行事作風,此外,除了領導單位得費心長期規畫努力外,更得有像「北榮腳球社」這樣的社區推動。還是那句話:不落實基層札根的話,雖然努力爭辦幾個國際大賽,並設法協助國內幾位男、女優秀球員,勇敢走出去接受磨練,仍不足以改變我們國家隊的成長,必須認清我們內部基層卻日漸在萎縮的事實。最根本的大計,還是非得真正落實本土的札根,以及職業聯賽的誕生才行。
2010世足年的「發哥開講列車」,3月10日從高雄縣中山工商啟動之後,3月18日進入台南立德大學校園,3月29日到了高苑科大,3月31日上午在台灣師大,下午再轉戰明新科大,4月6日來到高雄海洋科大,4月14日進站台南遠東科大校園,4月30日則來到台北榮總開講,隨後陸續會到高雄龍華國中、台灣大學、林口醒吾學院、屏東美和學院、台南科大、高苑工商、高雄後勁國小、台南長榮大學、台南中華醫事科大、屏東教育大學等目前已排定行程的開講。期待發哥能與更多的校園或社區有這樣的「足球結緣」,盡個人之力,為台灣散播足球的種子。
圖說:一、發哥在北榮開講前,與郭正典主委會場合照。二、演講會後與北榮腳球社幹部群留影。三、在會場與郭主委、耀明教練(右二)及劉建國老闆合照。四、與北榮腳球社幹部餐後合影。〈相關連結麻煩順手請點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