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世界盃新冠軍國家今深夜即將誕生,決戰前媒體不斷叫囂啥魔咒或定律也好,看透了仍得視爭霸雙雄荷蘭與西班牙,誰臨場後防不出錯,又抓住機會進球。很重要的一個事實,就是62場共進139球裡,沒有一個進球是傳球超過5次以上所創造出來的結果,這點明示了想贏球,千萬別糟蹋稍縱即逝的機會,讓過多無益的傳球誤失良機,也可能導致丟失江山。

看看荷、西這兩支很注重場上控球術的強隊,常以出色的傳接球配合,企圖撕開對手的防衛線,更運用控球傳接耍得對手疲於奔命,尤以西班牙為甚,首場對瑞士出現好幾回傳球超過10次以上才結束一波攻門,結果,一球未進反而0比1落敗。

西班牙自2008年歐洲杯奪冠後,他們積極的控球打法已成為眾人研究的對象,在去年聯邦杯,西班牙被美國中止連續35場國際A級賽不敗的紀錄,當時美國就是靠著密集的中路防守,讓西班牙只能在兩側或者週邊來回不停地控球、傳球,一旦機會來了,美國隊快速發動反擊,結果以2比0淘汰西班牙,爆出冷門。而瑞士效法美國的方式,又讓西班牙再一次輸球。

根據近半世紀來的國際大賽論證數據,87%的進球出自5次或更少的傳球之後創造的。而在攻防節奏越來越快速的今天,機會往往稍縱即逝,不容由你多盤弄一下,良機即錯過,才會形成本屆所有進球無一傳球超過5次以上的。因此,第一時間抓住機會,完成進球的最終目的,有時候比球員在場上耍個人花招、耍帥還要重要。

西班牙在堅持這種控傳踢法的同時,也承認這種打法越來越難,要突破困境,就得踢出更快速的傳接配合,並在減少無益的導球下,多創造一些直接更有效率的攻擊才行。否則面對變得較務實的荷蘭,就算又掌握控球的主動權,但西班牙無法提速攻門效率的話,難說不會倒在「贏了形勢卻輸了球」的下場。
(何長發,連8屆世足賽專業球評)

圖說:施耐德(橘衣)成荷蘭攻擊核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發哥 的頭像
    發哥

    發哥人生與足球痞客邦

    發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