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次廣州亞運會給我們的震撼,並不是超越上屆的9面金牌,而是跆拳道賽場上,因為楊淑君莫名其妙被判失格的風波,讓舉國朝野大動肝火,演變一狀告向世界跆拳道聯盟。亞運難得引起國人如此的關注,而全世界兩大最具號召力的運動盛會,一個是世界杯足球賽,還有一個是奧運會,每回盛會中,一再上演著可歌可泣的真實人生,發哥把這些故事串連起來,視為我們人生必修的「運動教育」。
就「從亞奧運到世足熱,談人生必修的運動教育」這樣的主題,發哥12月2日應邀到真理大學台南麻豆分校進行專題演講。
在此感謝該校台南麻豆校區行政處蔡茂其處長的肯定,也通過三十多年來的體育界老友,也是該校體育室主任盧瑞山的強力推荐下,由該校博雅教育組通識教育中心主任蔡造珉的精心安排,更事先由他夫人製作了專業的演講宣傳海報,使發哥首次與真理大學的「運動結緣」,藉由這場開講有了美好的開始。
發哥要再次感恩蔡處長、蔡主任以及老朋友瑞山兄,全程陪同該校師生聽完發哥的演講。在演講結束並由瑞山提供獎品,現場問答給獎,為這場在真理大的演講畫下美好的句點。
真理大學台南麻豆校區,也即將在12月10日及11日舉行校運會,先預祝首次由瑞山兄操盤的校運會圓滿順利成功。咱們期待下回歡喜再相逢。
運動賽場上,也讓我們目睹了很多可歌可泣的真實人生,有的身分特殊,有的精神感人,他們共同為我們譜寫了不朽的運動人生。
永不放棄的精神 最讓人感動
像在北京奧運會場上,最令國際奧會主席羅格感動的,並不是最突出或者最了不起的體育成就。「主要是美國一名奪金熱門的射擊選手艾蒙斯,他在前一屆雅典奧運曾一度領先很多,卻因誤打錯了靶,打到別人的靶上而痛失金牌,這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情。」羅格說:「他的夫人在北京奧運會得到了頭一面金牌,兩個人擁抱慶祝,感覺非常好。而當他再次要在奧運第二次拚金時,在男子50公尺步槍三姿決賽中,不知道怎麼回事,扣了扳機,一下子發出去了,他本來需要7環,但是只得了4.4環,金牌又再度落空了。」
國際奧會主席羅格說,他當場感覺最深刻的是艾蒙斯的態度,艾蒙斯賽後說,失敗自己要付這個責任,但是他堅持還會回來,而且要奪下金牌。這就是精神。羅格認為,體育精神不光是奪金,也不是什麼勝利,還要每個運動員天天辛苦努力,來發揮他最大的水準,而且要有永不放棄,一定要拚搏到底的精神。「這是最讓人感動的。」
類似這樣「永不放棄、拚博到底」的精神,被國內媒體大事宣染的,當然正是我們自己的跆拳道女國手蘇麗文,她在京奧第一場比賽,左膝蓋便被踢傷,強忍拚戰到底,到了與克羅埃西亞女將爭銅牌復活戰之役,11次因左膝疼痛跪在地上,依然奮勇站起來再比賽,雖然最終只得到第五名,但蘇麗文所展現的拚死在場上精神,被國人視為「比金牌價更高」,甚至被讚揚她發揮了「台灣人的精神」。
中華台北奧運代表團,從前一屆雅典的二金成就,退到北京奧運留下「零金遺憾」,只獲四銅成績聲中,而蘇麗文的拚死在場上的精神,倒也成了當時我們零金遺憾的自我慰藉。
從奧運、亞運或足球世界杯大賽,其中有很多值得讓我們深思探討的「社會教育問題」--------
圖說:一、與真理大處長蔡茂其(右二)、通教蔡主任及體育室盧主任合影;二、發哥站在真理大演講海報前;三、會中與競猜得獎的師生;四、在真理大與數十年老友瑞山兄重逢。〈相關連結請點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