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98年世界杯足球賽的巴西隊如日中天,擁有羅納度、貝比多、李瓦度、卡福、鄧卡等巨星雲集,一路高調猛進最後決賽,要與從未奪冠過的東道主法國爭霸,賽前各方幾乎一面倒看好巴西會衛冕奪冠,結果卻遭法國以3比0修理。賽後,發哥記憶深刻,當年曾在華視轉播擔任球評的昔日木蘭隊老教頭直言,因為巴西球員沒讀書所以最終輸給了較有學歷的法國隊。

確實巴西陣中的好手,幾乎從小就靠踢球生活,在森巴國度裡,他們只要球踢得好,便不愁將來沒有好的收入過活,因此,巴西球員很多在學子階段便早早投入全職業化的足球單位踢球工作,不像我們台灣的學子大都會上大學讀書,以便將來出社會有較好的出路。

如果說學歷高,踢球成績應該會好,那世界冠軍的頭銜,我們台灣應該最有機會去爭取,因為不論男足或女足,我們的國腳幾乎都是大學生的學歷,在台灣的足球大環境並不好,唯一的優勢是球踢得好,只要有意願幾乎個個都能上大學,所以我們國腳的學歷,個個都強過巴西國腳。

這根本就是歪理,所以當年那話語一出口,引起了議論紛紛。踢好足球,與學歷高絕不成正比關係,就如同一個國家的足球實力好壞,與該國人口、土地面積多或少,也不會成正比關係一樣的道理,所以只有三百萬人口的烏拉圭奪過世足冠軍,而地大人多的中國大陸經常只在門外看戲而已。

說起當年世足賽那位球評的「沒讀書踢不好」歪理,再談到目前正在大陸深圳舉行世大運中的足球競賽,我們以國家隊班底化身的大學女足隊,在分組預賽遭淘汰,而這次日本的男、女足卻雙雙挺進了最後的金牌決賽。

日本近年來在國際足壇上搶盡風頭,去年男、女足首次在亞運會上雙雙奪金,今年男足繼而又在亞洲杯奪冠,去年南非世界杯也成功踢進16強內,而女足今夏剛在德國女足世界杯,才寫下全亞洲男人一直無法實現的世界冠軍紀錄。

日本並沒有特別的法寶,這些年來,日本足球進步明顯,人才輩出,在於他們對青少年足球的重視。也就是發哥一再強調的札根工程。

現在我們與日本足球最大的差距,其實就在青少年足球的札根基楚上,日本隊拿過4屆世大運會的足球冠軍,這支世大運會隊伍隊中有60%的球員,是參加去年廣州亞運奪金的球員。日本足球青少年隊、青年隊、國奧隊和國家隊四個層面的隊伍,在亞洲都處於整體領先的水準,現實的成績表現,已證明了日本的成功。

1978年,日本足協說服了他們本國的教育部,把足球運動引入了學校課堂,從此踢足球也是一項學習的過程,日本足球由此堅持了30多年之後,終於嘗到了甜頭。眾所周知,日本足協和教育部每年都共同主辦許多比賽,從小學一直到大學。而日本高中足球聯賽,在日本的影響力非常之大,像中田英壽、中村俊輔、川口能活、中山雅史、柳澤敦等多名後來日本國家隊的主力都出自於日本高中足球聯賽。

曾經在上世紀90年代末率北京國安隊來台灣訪問的教練金志揚,正是這次世大運中國大學男足隊的教練,他在八強賽輸給日本賽後,也一直強調「校園足球」的重要性,正因為日本各地都在開展足球運動,而且日本的足球人才更多是從校園湧現出來的,那像中國大學男足隊僅以北理工大學撐大樑,而女足是以北師大為主幹組成。

日本青少年足球的發展,就是以「校園足球」為基礎,一級一級向上輸送人才,這樣面的開展,可供他們挑選的大學足球人才就很多,這就是最大的差距。

這十幾年來,中國女足從世界一流一路下滑,現在要為衝出亞洲而努力,而我們木蘭女足則落到必須先重返亞洲八強而努力。與之形成鮮明反差的是美國、日本女足的興盛之勢,而差距的根源,則在校園足球普及的深度與廣度。而在台灣更諷刺的是,三十年過去了,女足一直單靠學校單位在養成,竟然無力幫女足找到安居樂業全心踢球的窩。

也正是日本足協對青少年階梯隊伍的培養,很有系統規畫與執行的結果,才形成了現在日本足球的水準,正在步入世界頂尖的行列。

從這裡發哥再呼籲,領導台灣足球的高層,應該把眼界放遠,不能只在意眼前國家隊這一層面,而需要眼光夠長,向下重視小學、中學、大學足球,也就是設法與教育部達成共識,讓「校園足球聯賽」真正落實起來,而足協更得好好去推社會足球,讓男足女足都及早實現職業化發展的願景到來,別再光說理想口號自欺欺人了。

圖說:日本(藍衣)男足在世大運八強賽擊敗地主中國。〈相關連結請點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發哥 的頭像
    發哥

    發哥人生與足球痞客邦

    發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