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采縈團隊發哥家族洽詢電話0980-862563相關連結小華故事網頁請點入>

父母恩重難報經,一部值得親子讀誦的傳家佛典,如果父母在你身邊時,請給他們一個擁抱;異鄉遊子,請給故鄉父母一通電話並及早回去關照........ 父母已往生,請與你的子女恭誦一部父母恩重難報經。以下分享經白話後的經典大義供省思(連結影片請點入分享:
〈請點進去〉

)。

有一天佛陀帶領著所有弟子出外的時候,發現路邊有一堆枯骨。這個時候,佛陀突然恭敬的向這一堆枯骨五體投地的禮拜。佛陀的這個舉動讓其他在場的弟子們都感到很驚訝和懷疑。因為他們想不懂,為什麼佛陀要對被丟棄在路邊的死人骨頭這麼尊敬呢?

於是佛陀的大弟子阿難尊者就問佛陀說:「我們所敬愛的佛陀啊!您已經是這世界上最尊貴的人了,請您告訴我們,究竟是為了什麼原因,您要向路邊的這堆無名枯骨頂禮膜拜呢?」

佛陀知道了阿難的疑問之後,就以慈悲的口氣回答說:「阿難,你問得很好。你們大家雖然都是我的弟子,而且出家修行也很久了,可是有很多事情你們還是不知道啊!這雖然是一堆枯骨,但是很有可能是我們前輩子的祖先或是多生以來的父母,你們說,哪有為人子女不拜父母的道理呢?所以我才會尊敬的向這堆枯骨禮拜啊。」

佛陀接著又說:「阿難,你現在再把這堆枯骨分成兩堆,如果是男人的骨頭,顏色會比較白,重量會比較重;如果是女人骨頭的話,顏色就會比較黑,重量會比較輕。」

阿難尊者覺得很奇怪,就問佛陀說:「佛陀!這我就不懂了,人活著的時候,我們可以從穿著、打扮上的不同來區分男生和女生;但是一旦死了以後,都是枯骨一堆,沒有什麼差別,我們怎麼知道這堆枯骨是男生還是女生呢?」

佛說﹕你說得不錯。不過世間男子,在生時常到修行人的精舍,聽我的教導和接受合理的生
活道德,或憶念我的教誨和修行人的指示等。因此死後骷骨色白較重。女人方面,多重於感情,以生兒育女為天賦,每生一胎,便哺乳撫養、移乾就濕。致體能大量消耗,顏容憔悴,故此死後骷骨色灰較輕。

阿難聽佛解說後,內心非常痛楚,不禁流淚飲泣,說﹕佛陀啊﹗母親的恩德,重過於山,我
怎樣去回報她呢﹖

佛說﹕你們細心聽吧﹗母親受胎後懷妊,孩子在胎中經過十個月﹐身體實在很辛苦難受的。

孩子在胎中第一個月﹐有如草上的露珠﹐朝不能保証留到黃昏﹐朝陽出來﹐不到中午便消散去。第二個月﹐好像凝結的乳酪。第三個月﹐凝結得猶如血塊。第四個月﹐稍似肉團的形態。第五個月﹐肉團一分為五﹐一分似頭﹐兩分臂肘﹐兩分膝蓋。第六個月﹐眼、耳、鼻、舌、身、腦袋都有了雛型。第七個月﹐骨骼、毛孔形成。第九個月﹐完全直接吸收母親食物的精華。第十個月﹐孩子整體完成﹐從母親陰道出來﹐如果出來孝順的﹐便擎拳安詳出來﹐如果出來忤逆的﹐便橫生逆產﹐慈母仿似萬刃刺心般痛楚感覺,然後出來。

母親除了懷孕生產恩德外﹐詳細地分析來說﹐還有十種恩的﹐一是懷孕後生活依循保養胎兒的教育﹐令胎兒在母胎中、感應到母愛的溫柔體貼﹐沒有厭惡念頭滋生﹐這先天性的薰淘﹐對孩子
出生後﹐極可能減少過去、不善因子的成長。二是無條件接受分娩時帶來的痛苦。三是當孩子誕生後、對自己身體破壞、和消耗的憂慮都忘卻。四是喂食時咽苦吐甘﹐忙碌終日。五是移乾就濕﹐晝夜忘疲。六是哺乳時給以生命最高的營養。七是早晚清潔身體﹐去除不淨﹐保持衛生。八是時刻掛念﹐縱然小事離開﹐心仍遠念不歇。九是對孩子有小病或不安情緒﹐更深深加以體恤。十當成長後﹐究竟亦憐愍慈愛不輟。

大家恭聽了佛陀的開示,茅塞頓開心生歡喜,各人下定決心永生永世謹遵佛陀的教誨,以行孝、盡孝為職事。

證嚴法師也一再開示道,在人生舞台上,人人都曾經扮演過各種角色—為人子女、為人父母。不同的背景,就有不同的生活形態,然而無論時代如何變遷,人心、人性都是善良的。孝道是中華文化極其重要的一環,世人要弘揚、代代相傳,感念父母宏恩,珍惜生命的來源,以父母所賜的身軀,為社會人群付出,才是報答親恩。她期望世人反思父母養育子女的恩德,進而把感恩父母的「小孝」,昇華成為世人服務的「大孝」,如此才是孝道的真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發哥 的頭像
    發哥

    發哥人生與足球痞客邦

    發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