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changfaho/1681528231-90446492-g.jpg)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changfaho/1681529764-580680223-g.jpg)
《賽德克.巴萊》大導演魏德聖2013年2月底在親子天下雜誌上談到了小時候他參加長跑比賽的故事,啟發了他後來做事的態度,近日再經由世新學弟UDN視訊執行長善意的分享,藉此轉載傳達這篇不錯的人生態度啟示文章。
求學時放棄了只剩最後幾圈,卻以為自己再沒有力氣的十公里賽跑比賽,是魏德聖最大的後悔。這件事,後來影響了他做事的態度──即使失敗,也不想半途而廢。
我從小到大沒有參加過任何比賽,特別是體育的比賽,因為我又矮又瘦。一直到五專四年級,大家在選誰要去賽跑的時候,一千六百公尺競賽沒有人要跑。有人問我要不要參加,我想再過一年從學校畢業,學生生活就此結束,而我都還沒有在體育場上比賽過,所以就說:「我要比。」這對我來說可能是唯一的一次機會。所以那個寒假我每天晚上都會從打工的工廠,跑四、五公里回家。
結果那次比賽我得到金牌。從此以後,大家都以為我很會跑。五年級的時候,學校把各年級跑前三名的人都找來,要選出參加全國大專院校運動會的路跑人選,結果我被選為學校的代表隊。但整個寒假都沒有人訓練我,我就一個人練跑,跑到後來覺得很無聊,一個星期才練跑一次。等到要比賽那天,我想就跟緊第一名的腳步就好了。
那時候我跑十公里的最快紀錄是四十三分鐘,後來我才知道第一名跑十公里的紀錄是三十二分鐘。可是當時我不知道,就跟著他一直跑,跑到第二圈就已經快不行了,整個人全亂了。最後我就一直落後,從第二名、第三名……第五名到最後一名。最後一名也就算了,還落後倒數第二名一圈!
走出跑道就回不去了
我跑到完全沒有力量,就跑出場外去,我放棄了。可是當我跑出去的那一刻,是我最大的後悔!
沒有把它跑完,只剩下最後幾圈,我到現在都還很後悔為什麼沒有把它跑完。這件事情對我的傷害滿大的,到現在我還沒有辦法原諒當初沒有跑完這件事情,覺得好像留下一個污點。
當我放棄的那一刻,就是很累,呼吸調不過來,腳步也軟弱了,心情是浮躁的,整個人都亂掉了。滿腦子想的都是:「我不行了!我不行了!」如果那時心裡想的是:「還可以!我還可以!」或者是:「沒關係!沒關係!」我一定可以跑完!我一直不明白為什麼那時候一直告訴自己:「我不行了!」
走出場子我就開始懊悔,因為走不回去了。我去上個廁所,洗個臉之後,聽到廣播說:「最後一名只剩下一圈了,我們給他加油!」當我聽到最後一名跑到終點是用了四十五分又幾秒時,我知道自己可以跑得比他快。只要我好好的跑,至少不會是最後一名。我在場外聽到廣播的時候,心裡更氣!
這件事情後來影響到我做事情的態度——即使失敗,也不想半途而廢。我知道我的能力不是非常厲害,也不是很聰明的人。我可以不是第一名,但把它跑完是可以做得到的。沒有人可以保證自己第一名,但「完成」是任何一個人都可以做到的事。
後來我拍電影的時候,心裡想的就是要先把它「完成」。我不是為了追第一名,只是單純的想把它拍好。因為已經下了這麼重的資金進去,只有把它拍到好,才有贏的機會,但最基本的態度就是要完成它。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