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href="http://www.wretch.cc/blog/changfaho/28522389">〈相關連結采縈團隊發哥家族請點入〉</a>
2012年4月的天下雜誌週刊第494期抓住林書豪的運動瘋潮,專題討論了「愛運動的孩子更聰明」,也談論著「讓愛運動的人愈能領高薪」的論調。運動好處多,不僅對身體有益、提高工作效率,更能為你贏得高薪。總之,我們該接受運動能讓小孩聰明且將來生活更好的觀念。
運動除了健身,也能益腦。愈來愈多研究證明,愛運動的孩子,記憶力、整合力和應變能力也愈好。運動養成的團隊合作、忍受挫折、耐心、領導等特質,更是人生不可或缺的技能。要培養孩子未來競爭力,就從運動開始。
運動這門課,可以學到教室裡學不到的本事。
它幾乎不必花錢補習,沒有貧富差距,卻可以培養現代人生存最不可或缺的3Q——智商(IQ)、情緒商數(EQ)、逆境商數(AQ)。
所有能夠提升孩子未來競爭力的特質,包括團隊合作、耐心、毅力、專注、挫折忍受力、創新等,都能透過它養成。
「運動」這門課也是一個國家競爭力的重要基礎,凡是在這門課表現傑出的國家,通常全球競爭力的排名也比較高。
近年來,許多和運動有關的新聞,大幅佔據媒體版面。哈佛畢業生林書豪打進美國職籃NBA,「林來瘋」狂掃美國。2012年,林書豪還被紐約人選為最喜愛的運動員。
愈運動 愈聰明
台灣也出現許多精彩的運動傳奇:景美女中在國際拔河大賽,打敗人高馬大的歐洲強敵,連續三屆獲得世界盃冠軍。北一女籃球隊拿下成軍十五年、第一座高中籃球聯賽(HBL)冠軍。建國中學「黑衫軍」橄欖球隊,也曾摘下全國錦標賽冠軍。
注意到了嗎?林書豪、北一女、建中、景美女中,都是傳統定義下會念書的好學生。
他們不但為學校創造紀錄,也顛覆社會「會運動的小孩不會讀書」的刻板印象。他們證明了:愛運動的孩子更聰明。
因為,運動能促進大腦智商,這已是腦神經學界的普遍共識。主要是指運動會增加大腦的血液流動,可以幫助我們記憶,讓讀書更有效果。
大腦主管整理歸納和記憶的是海馬迴。美國伊利諾大學心理學教授克萊瑪(Art Kramer),用核磁共振所做的最新研究顯示,體適能狀況較好的小孩,其海馬迴結構比體適能狀況較差的小孩,還要大12%。
也就是說,體適能愈好,記憶和整合不同訊息的能力就愈好。
「很多父母都有迷思,以為運動是浪費時間和體力,其實,運動跟智慧有直接關係。」教育專家、國立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洪蘭舉出,國外一個實驗研究五百名學童,發現每天上一小時體育課的孩子,考試成績表現比較好。
洪蘭解釋,運動會增加大腦血液流動,促進海馬迴神經營養因子基因的表現,可以幫助記憶,讀書更有效果。
所以請打破之前「運動員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舊思維」。請相信讓你我的孩子多去接觸有益身心的運動,為了孩子將來能夠享有更好的生活條件,我們必須讓運動深入你我的家庭氛圍裡,大家一塊享受運動帶來的正面力量與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