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href="http://www.wretch.cc/blog/changfaho/28522389">〈相關連結采縈團隊發哥家族請點入〉</a>
廣州恒大隊創造出了中國足球自上世紀90年代初職業化以來奪得的首個洲際冠軍,振奮了正值國家隊陷低迷中的中國足球,不過興奮之後,還得冷靜想想這是中國的足球真底子還是足球泡沫而已?在亞冠進入最後淘汰時,亞洲足球領航的日本媒體曾撰文盛讚恒大隊就是「中國巴薩」,恒大的成功模式能成功振興中國足球嗎?
恒大集團大老闆許家印在廣州足球最為困難的時候出手,為曾因假賭黑降入中甲的廣州隊注入了生的希望,2010年3月,恒大斥資億元入主廣州足球,隨後的幾年,每年數億元人民幣的投入,嚴格的管理,許家印迅速將恒大打造成了一支亞洲一流的強隊,已引起國際各界的廣泛關注,在海內外的知名度可說急速竄紅起來。
在大老闆的金援下,恒大隊聚集中國本土最頂尖的球員,又招入優秀的南美外援好手,更把舉世聞名的義大利世界盃冠軍教頭里皮禮聘過來。這也有助於國家隊整體水準的增強,國家隊球員之間的溝通磨合,也會進一步提高,恒大隊有八名球員是中國國家隊的常客(孫祥、張琳芃、馮瀟霆、秦升、鄭智、郜林、趙旭日、榮昊),且幾乎都是正選主力。
恒大隊的成員,和西班牙足球有幾分相似之處,西班牙隊近年的成功,源自於核心國腳基本均來自巴塞隆納隊的事實。從這一點來看,恒大與巴薩的確是十分相似的。國家隊的許多球員來自同一俱樂部,在球場上,他們就可以非常流暢的搭配,這當然對中國足球應戰國際賽有幫忙才是。因此,日本媒體盛讚恒大隊就是「中國巴薩」是有道理的。
也許有人說無商不奸,許家印投入那麼大,並非像表面上那樣,是為了拯救廣州足球、中國足球於水火;也許也有人會說,雖然三年多來許家印的投入高達20億人民幣左右,但是足球其實成了恒大宣傳自己的一個平臺,使得恒大的品牌價值迅速提升。如果單純做廣告,這或許不是20億能夠達到的效果。
不少人認為,如今的亞冠榮耀,是用金錢砌出了這樣一座亞冠獎盃。可是看看11月9日晚上天河體育場那紅色的海洋,聽聽球迷那催人淚下的歌聲,無論是用怎樣的方式,所有中國的足球人都要承認,是恒大再次喚醒了球迷對於中國足球的熱情。在這樣的歷史時刻,沒人在意投資人是否投機,也沒人在意進球者是那國人,球迷看重的,是這支站在亞洲之巔的球隊代表的是中國!
恒大奪得亞冠聯賽,這是中國足球數十載來最揚眉吐氣的勝利,也讓憋屈了數十載的中國球迷感到痛快。不管怎麼樣,在中國足球整體如此低迷,國字型大小球隊如此全線潰敗的時候,恒大能夠一枝獨秀,成為中國足球唯一的亮點,這還是值得稱道的。
講到這裡,要發哥說說單靠一支「中超巴薩」要撐起中國足球前途是好是壞?我要重提當年往事了,民國62年主政全國足協的聯勤總部曾創組一支飛駝足球隊,可說是網羅當時國內精英國腳組合成軍的,尤其是挖走了台南南友、高雄三山等隊的好手,在那時候曾引起南部這些傳統球隊的反彈,一隊坐大,飛駝成軍果然創下台灣足壇近20年的霸業,也成了那段歲月的國家隊班底。
在上世紀的70至80年代,我們常靠飛駝化身的中華隊參加國際賽,成績雖不出色,但在屬業餘的推展環境下,也還算撐住了國際賽的場面。不過,成熟的發展環境,一枝獨秀未必是好事,隨後還好有北銀隊逐漸壯大,才打破了飛駝獨霸的局勢;演變到現在的台灣足壇,只有台電與大同兩支公民營養成的社會球隊,無法大大提升聯賽的全面競爭環境,自然很難帶動球隊的實力突破。
足球是一項社會化運動,職業化和俱樂部本身就是足球社會化發展的產物。然而台灣搞足球從上世紀70年代不再靠港華踢天下開始,四十幾年了,還是無力走上職業化發展,沒有職業的天空,當然不會有札實的基層開拓一起配合。恒大今天為中國足壇帶來的震撼,主要是有一位不一樣的大老闆,不到四年時間創造了亞冠成績,從某一方面來看,也有其可取之處,且待下篇分解。
<a href="http://msnews.n.yam.com/mkarticle.php?article=20131111017541">〈相關連結yam蕃薯藤民生@報發哥評足球請點入〉</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