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a href="http://blog.xuite.net/changfaho/wretch/86605569">〈相關連結采縈團隊發哥家族請點入〉</a>

 

昨天為敬愛的「顧爸」懷祐送完老人家的最後一程,在告別式中看到那麼多受您關愛的男女老少前來悼念您,每個人內心的悲慟與不捨自然流露,您在世的慈悲與博愛讓那麼多人為您走了而如此難過難捨,您走的太突然卻人生如您在世時般瀟灑走了一回,顧爸,這一生您真的值得了。

 

看到昨天一路告別並送您最後一程的眾親友心裡的難捨,想到已故聖嚴法師曾禪釋過「泣而不哭」的道理分享大家:

 

 


 

「臨終時要有尊嚴,離去時也可以用很莊嚴的方式送他最後一程。我在西藏、印度看到家中即使有人往生,也不會出現呼天搶地的畫面,親友們安安靜靜,用很莊嚴的方式告別。

 

親人往生的時候,到底該不該哭?不哭,好像不孝順或違反人性,其實,哭與泣是有差別的。

 

哭,是大聲的哭;泣,是小聲的哭,或者是沒有聲音,只是流眼淚,任何人都需要流淚,釋放哀傷。

 

如果哭得很大聲,是為自己,但對亡者卻造成干擾與傷害,當他得走了,親人或愛人在旁邊大聲哭、咒罵,亡者反而捨不得走,很掙扎,即使捨不得走仍得走啊。所以,哭,幫不了亡者的忙,只為了自己情緒的發洩。有些家屬在床邊邊哭邊罵:「你怎麼這麼殘忍,竟然拋下我先走了。」聽起來好像感情很豐富,事實上對亡者是一種傷害,他已經死了還要受家人咒罵,對亡者一點尊嚴也沒有。

 

泣,當然可以,透過流淚將哀傷的情緒表達出來。華人傳統習俗認為,不大哭就表示內心不哀痛,對親友不好交代,好像對生者一點感恩之情也沒有,這觀念要改變。」

 

最後有感而發,人生若充滿了互愛、互相關懷,是一種多麼真、善、美的境界!然而現在的社會,卻有很多人缺少這分互相關懷的大愛,若人人都能彼此關懷,那社會怎麼會出問題呢?總之,人生真的需要彼此相愛、互相關懷,這樣才能祥和、幸福。當然,這必須人與人之間都能發揮心中最自然、最清淨的大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發哥 的頭像
    發哥

    發哥人生與足球痞客邦

    發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