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a href="http://blog.xuite.net/changfaho/wretch/86605569">〈相關連結采縈團隊發哥家族請點入〉</a> 

 

1966年球王比利隨巴西山度士隊到奈及利亞訪問比賽時,正逢奈國發生戰亂,但雙方軍民都希望能看到比利踢球,為此達成停戰三天的協定。40年過後,為了足球而停戰的真實故事,又再次發生在非洲內戰的象牙海岸境內。

 

自從2002年反政府武裝發動政變未遂之後,象牙海岸這個國家,實際上就已經分裂成了兩個部分:政府軍控制的南部,與反政府武裝控制的北部,被迫上萬名國際維護和平人員,駐紮在這個盛產象牙的國度中。然而在200624晚上,當象牙海岸國家隊擊敗強敵喀麥隆,而闖入非洲杯四強之後,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街道上都擠滿了慶祝的人群。人們鳴槍,但這次不是為戰爭,而是為慶祝。

 

在非洲杯開始前,人們談論的話題要麼是那裡又發生了戰爭,要麼是那裡又爆發了流行疾病。但在非洲杯開始後,所有人的話題只有一個:國家隊。是的,只有足球能讓象牙海岸人暫時忘記了戰爭。

 

象牙海岸球星德羅巴(見圖一)出生在南部,另一位旅歐好手科內出生在北部,假如他們不是球員,假如他們在球場外的任何一個地方相遇,一定會動手打起來。但在球場上,他們都是象牙海岸人,他們在為了同一支球隊,同一個榮譽而奮鬥。

 

還有在中東地區的黎巴嫩這個國家,從197541319901013,黎巴嫩經歷了長達15年的內戰。期間,長槍黨、黎巴嫩軍隊黨、真主黨等各派武裝力量互相廝殺,以色列和敘利亞也參與其中。據估計共有13萬到25萬人死於內戰,占黎總人口的5%強。另有100萬人受傷,其中有一半傷者落下了終身殘疾。198910月,黎巴嫩各派在沙烏地阿拉伯的塔伊夫簽訂了劃分各派在黎政治中所占比例的《塔伊夫協定》。各派實現和解,內戰最終在199010月結束。

 


 

2010413日那天,黎巴嫩總理薩阿德.哈里里和另外29名來自各派別的內閣部長、議會議員13日在貝魯特舉行了一場足球賽。他們希望藉此形式,呼籲大家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局面。比賽前,黎巴嫩總理表示,讓大家把黎巴嫩內戰期間發生的屠殺、綁架等痛苦記憶忘掉,更呼籲國民要珍惜現在的和平時期。

 

對於那些像梅西和C羅納度這樣的世界級足球明星,踢球可以賺到上千萬英鎊年薪和無盡榮譽,他們不只是踢球而已,更是享受!可是對於很多非洲貧窮國家的足球運動員來說,選擇踢球卻是為了逃避殘酷戰場的一種生存方式!200912月中旬,位於非洲偏東部的小國厄立特里亞,他們的國家足球隊員在結束中東非杯足球賽後全部失蹤。由於國家貧困又戰亂,他們利用出國踢球藉機逃難,賽後選擇了集體大逃亡。

 

對於厄立特里亞的年輕人來說,踢足球是為數不多可以逃脫當兵的合法手段。不過,這些足球員一旦瀕臨踢球生涯的後期時,就會擔心退休後被政府送進軍營,上前線打仗,於是,大部分球員會選擇出國比賽後,藉機逃亡流浪異鄉。

 

 

<a href="http://www.ettoday.net/news/20140211/323819.htm">〈相關連結ET today東森新聞雲/發哥論球專欄請點入〉</a>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發哥 的頭像
    發哥

    發哥人生與足球痞客邦

    發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