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href="http://blog.xuite.net/changfaho/wretch/86605569">〈相關連結采縈團隊發哥家族請點入〉</a>
這次世界盃的冠軍榮耀,最終是最好的整體德國隊擊敗了最好的球員梅西,尤其在越來越追求技戰術配合的今天,各自為戰或個性主義的足球很難再出頭天。而面對都是臨時整合赴戰的國家隊,更需要有最基本的共同理念才能發揮及時效力。
冠軍賽德國隊上陣球員一半以上都來自班霸拜仁慕尼黑隊。勒夫以拜仁為基礎打造德國隊,充分吸收了前人海因克斯、瓜迪奧拉的戰術精髓,採用「動態隊形」打法,在傳球控制和防守反擊流暢轉換下發揮最大的戰力。德國之所以能在動態隊形運用幾套戰術中遊刃有餘的轉換,靠的是整個團隊的默契合作。
相對看南美雙強巴西或阿根廷也好,國腳遠在歐洲不同的聯賽和不同俱樂部,踢著不同風格的足球,使用不同風格的戰術。像梅西在巴薩踢Tiki-taka傳控足球,而迪馬利亞效力的皇馬則是防守反擊的推崇者,加上葡超、英超、法甲等不同流派的足球混合在一起,薩貝亞很難在短時間內整合出完善的團隊默契打法。看似好手不少卻未必一加一大於二。巴薩的尼馬在巴西是一哥,奧斯卡是切爾西全能中場,不過在國家隊被尼馬擠到右路,浩克是俄超男主角,不過在巴西要服從技戰術安排,俱樂部和國家隊角色的轉變,讓很多好手無所適從。
整體默契整合難下,單靠個人突出發揮,一旦碰到像荷蘭隊用德容、弗拉爾兇悍的逼搶梅西,德國運用整體移動將梅西團團困住,即便是像梅西這樣的超級巨星也很難發揮。因此,南美足球想要稱霸世界,需要有1986年馬拉度納、2002年巴西3R聯合的奇蹟,否則在強大的歐洲整體足球面前很難占上風。最近3屆世界盃,踢著整體足球奪冠的義大利、西班牙、德國就是很好的說明。最起碼也要有基本的理念配合,正如冠軍絕殺戈策那球即出現在最佳的攻門傳送地帶破網的自然默契。(何長發,連9屆世足賽專業球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