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天發哥隨意窩想來分享大家這篇網路好思維:人生的三種轉變法,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運用得上的方法,第一種轉變法是「山不轉路轉」,第二種是「路不轉人轉」,第三種是「人不轉心轉」。重點在於許多人反省自己的生命,發現自己的生命往往都是一個荒謬的過程,糊裡糊塗的被生出來,糊裡糊塗的長大,糊裡糊塗的成家立業,又糊裡糊塗的老病死,覺得自己的生命毫無意義。所以,唯有體認到生命過程中的每一件事都有其意義,才能充實我們的生命。

 

第一種「山不轉路轉」:就是突破環境

 

我們前進時碰到一座山走不過去了,就只好開路,只好開創人生的道路。突破環境除了自己的思維之外,還要計劃,最重要的還要有行動力。

 

成功的人,不是那些想很多的人,而是那些做很多的人,行動力很強的人,才是成功的人。碰到山就要開路,碰到河就要造橋,碰到困境就要轉。

 

如果說路開不出來怎麼辦?

 

那就要用第二種轉變的方法:「路不轉人轉」,人轉就是我們自己轉向,繞路而走。

 

前無去路,充其量我多繞一條路,多花一點時間與精神,我總可以繞過這座山。不要被困在那裡唉聲嘆氣,為什麼山這麼高?為什麼別人不開一條路給我走?為什麼老天爺這麼不公平?

 

我走路已經走得這麼辛苦了,好不容易走到這裡,竟然找不到路。不要緊!拿出行動力來,路不轉人轉,最好能夠開路,開不了路就人轉,轉一個方向繞路而走,多花點時間,多花點精神就過去了。

 

第三種轉變法是「人不轉心轉」,有時候我們確實對於問題沒有辦法解決,唉呀!這時候該怎麼辦?

 

不為五斗米折腰?還是要在這個老單位苦撐下去?這個時候朋友們就要記住「意義」這兩個字,也就是奧地利心理學家法朗克所提出的「意義治療學」。

 

法朗克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遭到德國納粹拘禁的猶太人,他在死亡集中營的期間不斷地思維。

 

思維自己沒有辦法轉,但是納粹只能關住我的身體,卻關不住我的心、關不住我的思想。

 

所以,他從被關的牢房裡找出自己生命的意義,他活了下來,他在無可奈何的環境之下,將心念轉變,發現意義發現我有飯吃,可以思想,發揮創意

 

大戰結束後,法朗克寫了一本《從集中營到存在主義》,說明人生最重要的存在意義,就是不斷地學習與成長就是圓滿自己

 

讓自己雖然只活八十歲,卻可以變成活八千歲、八萬歲,或是無量的歲月,將自己的能量、生命力無限的擴大出來,這就是存在的意義。

 

總結來說,許多人反省自己的生命,發現自己的生命往往都是一個荒謬的過程,糊裡糊塗的被生出來,糊裡糊塗的長大,糊裡糊塗的成家立業,又糊裡糊塗的老病死,覺得自己的生命毫無意義。

 

所以,唯有體認到生命過程中的每一件事都有其意義,才能充實我們的生命。心隨境轉則煩,境隨心運則喜。

(相關影音連結請點入下列網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DJ3Rg5v-uQ)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發哥 的頭像
    發哥

    發哥人生與足球痞客邦

    發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