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認同「三分哲理」,就像我常講足球比賽的三七哲理之道,場上輸贏,七分靠實力外,還得真有三分球運的現實展現才行,明明場上占有七成以上的優勢,偏偏兩三個中柱不進,卻被對方僅有一次反擊抓住了,反而丟球落敗。藉發哥隨意窩再分享大家「凡事留三分有道理」:
談「三分哲理」之前,先說段足球實況分享大家:平時射門,球員未必能夠射中那厚度12公分的球門柱,但比賽關頭需要進球時,卻偏偏那麼準去「吻柱」,就像日本男足隊在世界盃奮戰,更是命中「柱」定,兩度力圖創造世界八強內的大夢,卻因此都在16強止步。
日本在2002年的世足神奇之旅,先後三次射中門柱,最關鍵的一柱正是16強賽由三都主射的自由球,竟一腳掛中球門的左柱上方彈出,使日本失掉扳平土耳其良機而一球飲恨。當年日本球迷傷心落淚的情景,不幸8年後門柱悲情又降臨日本身上,而且同樣是發生在力拚闖進八強的決定戰。
2010世界盃日本與巴拉圭之戰,表現毫不遜色,尤其第22分鐘松井大輔的遠射擊中門楣彈出,險些打破場上僵局,否則根本就不用加踢PK戰了。不幸,進入PK戰再出現駒野友一也命中門楣而飲恨(見上圖)。或許這就是命中「柱」定,要日本創造世界盃八強的新紀錄再等一等。故發哥喜歡用台語名歌那句話「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拚」愛拚才會贏,來詮釋人生的「三七哲理」。
接著分享大家「三分哲理」:
知人不必言盡,留三分餘地與人,留些口德與己。
責人不必苛盡,留三分餘地與人,留些肚量與己。
才能不必傲盡,留三分餘地與人,留些內涵與己。
鋒芒不必露盡,留三分餘地與人,留些深斂與己。
有功不必邀盡,留三分餘地與人,留些謙讓與己。
得理不必搶盡,留三分餘地與人,留些寬和與己
大事難事看擔當,逆境順境看胸襟,
有捨有得看智慧,是成是敗看堅持。
賺錢是技術,花錢是藝術;能不能賺錢看智慧,會不會花錢看品味。道也!
對自己好點,這一生不是很長;對身邊的人好點,下輩子不一定還能遇上。愛也!
耐得住,傷得起,拿得下,放得開,看得準,失得安,活得透,走得暢。活在當下。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