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了「半杯水人生哲理」後,讓發哥又想到了我與發嫂的大媒人,已故的我國體壇大佬林鴻坦老校長(見上圖),他生前流傳學子的一句名言即「一半哲學,快樂一生」。記得20年前我們參加老校長與師母過50年周年「金婚紀念宴」後,發哥曾在民生報寫出老校長此人生小哲理,他當時在壽宴上即以「一半哲學」再與大家共勉之:「凡事都視為只完成一半,並永遠尋求另一半;夫妻之間也一樣,即使結了婚,仍然要繼續追求愛情,生活才會更甜蜜更有情趣;用於其他方面,何妨不也如此為之。」
人生在世得體悟這點,即一半盡在於我,一半聽任自然,誠如老校長生前名言告知世人的「一半哲學,快樂一生」。
而在網路看過這段《半半哲學:既不追求高不可及,也不甘於活在底層,只取中庸!》
「半半」是一種精神境界。古人說:「做事不能做到十分,享福也不要享到十分。」如果能知足,自然就有「滿室清風滿幾月,坐中物物見天心」的境界。
沒有人不希望自己的人生完滿,可是,從古到今,又有誰擁有圓滿而理想的人生?上從帝王將相,下到平民百姓,在人生中不是有這種缺憾,就是有那種缺憾。
正所謂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此事古難全,自古至今皆然。所以,對待一切事,不苛求它的圓滿,不妄想它盡如人意。只要在心理上求個自認為的圓滿就可以了。以不圓滿為圓滿,不完全為完全,不如意為如意,這樣就能處處圓滿,事事圓滿。
萬事全多缺,人生半最佳。半貧半富半安足,半命半天半偶然;半癡半聾半糊塗,半真半假半瘋癲;半用半捨半行藏,半智半愚半聖賢;半人半我半自在,半醒半夢半神仙;半有半無半苦樂,半榮半辱半因緣。一半盡在於我,一半聽任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