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小故事
這個週末發哥帶妻小與鳳山的好友家庭小聚,學佛的周兄人生樂觀豁達,女兒小名叫「翅膀」教育得很好,在聚餐中聽爸爸分享正面思維談話中,也及時補充插上一句非常得體的話:「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當場發哥與發嫂很驚喜她才13歲竟有如此正面思維,實在難得。藉發哥隨意窩且分享網路這則傳達正面思維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小故事:
在人的一生中所遭遇的困境,在當下或許是如此難以接受,但在過後突然某一時刻中會覺得… 這是最好的安排。不完美,正是一種完美!
我們老了、都鏽了,都千瘡百孔了,總隔一陣子就去看醫生,來修補我們殘破的身軀,我們又何必要求至自己擁有的人、事、物都完美無暇,沒有缺點呢?
看得慣殘破,也是歷練,是豁達,是成熟,是一種人生的境界!
不論上天怎麼安排,你我都應欣然接受,一切都是好事。要深信,每一件會發生在你我身上的經歷和事件,都將指向一個更加廣大、完美的計劃,遠非你我一時片刻所能想像。
上天會讓某件事發生在你我的身上,必定有祂的美意,而那個美意一定是「為了你好」。你我之所以會覺得不好,那是因為你我並不了解上天的整個計劃,也無法以較長的視野來看眼前發生的事,所以才會去質疑上天為什麼讓你我失敗?讓你我受苦?讓你我破產?讓你我殘障?為什麼?這難道是為了你我好?
在日本,有一個小女孩非常地自卑,因為她的聲音很難聽、很奇怪,天生沙啞,甚至怪到沒有人願意跟她做朋友,還常嘲笑她。她曾因此非常難過,覺得自己是個失敗品,上天對她太不公平了!
後來,她當了舞臺劇的演員,才稍稍找回了點自尊。很巧地,當時日本有個漫畫家叫藤子不二雄,他的漫畫小叮當(哆啦A夢)非常受到歡迎,正準備將之拍成卡通片。偶然間,他聽到了那女孩的聲音,便找了她來試音,她好訝異!居然有人看上她那引以為恥的聲音?
這個女孩是誰?她,就是現在卡通片中那只機器貓─ ─小叮當日語版的配音員!她那曾經讓她自卑不已,讓她交不到朋友的「怪音」,居然隨著該部卡通傳到世界各地,成為許多小朋友們爭相模仿的「美音」。過去她所埋怨的,竟成為今日她所引以為榮的,總之,她再也不覺得自己是個失敗的作品。
命運對許多人而言也許看起來像是一種詛咒,但它從來不是一個詛咒,它永遠都是祝福。它們之所以看起來像是一種詛咒,那是因為我們的視野短淺,就像從鑰匙孔來看世界,我們了解有限,我們無法看到整體,我們只看到眼前,我們無法看到未來。所以那個疑問才會不斷升起,否則我們會覺得感激,我們會樂於接受。
《龐城末日》這本描寫公元七十九年,意大利古城龐貝因地震埋入地下的小說,裏面記有一個賣花的盲女孩倪娣雅的故事。她雖雙目失明,並不自怨自艾,也沒有垂頭喪氣把自己關在家裏。她學著跟常人一樣生活,一樣工作,自食其力。
不久,維斯維沙大火山爆發,龐貝城面臨末日。這座古城籠罩在濃煙與落塵下,昏暗如無星的午夜,黑漆一片。驚慌失措的居民沖來沖去,摸不到出路。但是倪娣雅卻因為本來就看不見,她的不幸竟成了她的大幸。她靠著觸覺與聽覺,不但找到生路,還把她的親人搭救出來。
所以,厄運並沒有什麼不好,不好的是我們看待它的方式。如果你能拉長時間去看,如果你能提高視野去看,沒有什麼遭遇是不好的,一切都是好的。殘障是好的,災難是好的,貧困是好的,破產也是好的。
就如同猶太法典所說的:「上天所做的任何事,都是為了最好的結果。」或許,上天的計劃並不完全美好,其中也有疑雲滿天,難以理解的時候,但是只要有信心,你將發現一切都是為了最好的結果。
活到這個年紀,如果真要說學到什麼,那就是學到對人生的境遇有信心。不論上天怎麼安排,你我都該欣然接受,你我深信,每一件會發生在你我身上的經歷和事件,都將指向一個更加廣大、完美的計劃,遠非我一時片刻所能想像。
就像汙泥對蓮花而言,並不是詛咒,而是祝福;像繭對蝴蝶而言,並不是阻力,而是助力。是的,每一個困難和障礙,事實上都是一種隱藏的祝福,都是上天美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