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分享及時行醫善行30年的義大杜院長

 

煙花颱風夜擦過,半夜家裡三個人都睡不著,索性起來看電視,正好在播行善30年的義大醫院院長杜元坤的故事。之前並未注意過有關杜院長的事蹟,倒是在去年參與飛駝足球回娘家球聚上,聽到其事才特別留意一下,對這位過去30年來每月捐出薪水一半做公益,並長期前往澎湖義診,被譽為「守護澎湖人的離島狂醫」,深表敬意,願藉發哥隨意窩也分享杜院長的行善事蹟:

 

杜院長1960年出生,比發哥小四歲,是台灣骨科醫界權威,原在長庚服務,現任高雄義大醫院院長,長期固定捐出一半的醫生收入,30年來已經捐款超過一億元餘,並長期協助澎湖縣的醫療工作,除了義大醫院的工作以外,更協助澎湖惠民醫院的重建計畫。

 

今年元月間,杜院長為澎湖惠民醫院重建募款召開記者會,成了眾家媒體採訪的主角,原本福態的他,健康亮紅燈暴瘦22公斤,2020年大病初癒後,讓他的人生觀起了變化,別人在鬼門關前走一遭,回來可能覺得應該「及時行樂」,他重拾健康後,只覺得更應該「及時行善」,於是拚了命的教學生,為病人服務,開刀檯數更多。因為及時行樂只是對自己有利,及時行善才能幫助更多人。更預立遺囑身後財產不會留給後代,全部捐為公益。


 

杜元坤家族有遺傳性高血糖,又因為生活緊張,他230年來屢受胃食道逆流之苦,後來發生病變。原本以為自己是無敵鐵金鋼,拚了命的工作,生病後體認到若不把身體弄好,什麼也做不成。「命沒了,什麼都沒了!」於是停下腳步接受治療,還好後來結果順利。

 

 

身為神經顯微重建手術國際權威杜元坤幾乎是以院為家,睡在辦公室裡。埋首於工作與救人,他說,病人看著醫生的企盼眼神,讓他覺得:是我欠他們的!他曾對家人說過:「我是公共財。」因為老天給了他技術,不用,對不起自己的使命。家人久而久之也就釋懷了。

 

 

他在接受訪問中談到從年輕立志捐款的動機時,他淡淡地說「那是我的志願」,來自於德瑞莎修女的啟示,「愛不是將自己剩餘的、不要的分給別人,而是以全心將自己所有的、心愛的分給大家」,於是他身體力行不輟。

 

他說,行醫就是要救人,身為院長有行政工作,還要看門診、執刀,一個月有約十天要開刀,有時一天有快二十台刀,工作超過18個小時,長期處於高壓工作緊張狀態下,杜元坤不僅三餐不正常,也造成腸胃疾病,在健康亮紅燈後,杜元坤體悟到生命的可貴,「即時行善」是他更堅定的信念與職志。


 

曾經也是北醫橄欖球隊出身的杜院長,本身一直熱愛運動,如今有空還參與橄球OB隊的活動,他把運動員的精神也發揮在行善行醫上,堅持做對的事情,更永不放棄。

 

杜元坤長期澎湖義診,過去三十年捐上億做公益的他,為澎湖惠民醫院重建募款時宣布,立遺囑將身後財產全捐公益,而且病後身體狀況尚可,要更努力賺錢捐出去,他的善行曾獲「醫療奉獻獎」。

 

杜院長說:「上帝能做的事我們無法想像,我們只能學著他,去照顧很多受苦的人。」他承諾惠民醫院未來若有需要,不管人力、物力都將盡力支援,希望將上帝精神分享給受苦的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發哥 的頭像
    發哥

    發哥人生與足球痞客邦

    發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