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上個世紀70年代我國足壇正式切割港腳開始,全靠本土國腳自力更生勇闖國際足壇,也培育了那啟創年代的70年代老國腳,為國腳踢天下,面對亞大洋洲強隊日、韓、澳、紐等戰績不差;歲月已過,那年代撐起中華民國國家隊的指標性球隊飛駝隊的老國腳,一個個日漸凋零,812日,昔日戰友們將送中華及飛駝隊的老隊長張國基一路好走。(相關連結ETtoday東森新聞雲發哥專欄請點入下列網址:http://sports.ettoday.net/news/986501)

 

 

張國基於727日因長年肝病所苦而過世,享年64歲,812日這天,昔日的中華及飛駝隊老戰友們相約北上,送「馬場」最後一程。老飛駝原已報名812日的全國體育署杯長青組五人制比賽,為專程感懷「馬場」而放棄比賽,全部北上參加老隊長的公祭。

 

在足壇享有「馬場」綽號的張國基,在那年代會踢球的國腳,少有像他這樣身材高大壯碩的體格,182公分高成了他在足壇的優勢,不僅是飛駝還是我們國家隊的當家中鋒箭頭;其實馬場原先還是球隊中後防上最高大的後衛好手,後來愈踢愈往第一線移位,反而成了攻擊大箭頭。

 

「馬場」初學足球起於念敦化國小五年級,而正式參加比賽是在初中一年級時,他與好友自組一支叫沙龍足球隊;後來愈踢愈有勁,他考上了原台北體專,畢業前兩年適逢聯勤總部要創組飛駝足球隊,從此馬場在足壇一路平步青雲,成了飛駝以及中華隊的當家中鋒。

 

張國基從16歲開始代表國家參加當時的國際中學足球賽,還有後來的亞青杯比賽,並且在20歲代表中華自強隊參加泰皇杯國際賽,還膺選了大會明星球員。

 

 

後來張國基一路當選了奧運代表隊,以及出使世界杯會外賽的中華隊當家箭頭,代表佳作是1982年的世界杯會外賽,我們的會籍暫時被列在大洋洲區,得與澳、紐洋將捉對廝殺,當年我們這批本土國腳表現出色,在台北主場都與澳、紐兩強踢成平手收場,出去踢客場也僅以一球小負強如澳洲隊,還能攻破對方的門關兩球。當年在台北主場踢平強隊賽後蔣緯國理事長臨場與隊長張國基(左起)林進旺許志祥等國腳握手一意(見上圖)

 

張國基還未高掛球鞋前,他早在1979年還出任過女足新軍銘傳隊的年輕教練,更在1981年升格為中華木蘭女足的國家隊總教練。

 

 

當年飛駝隊的成立,與「馬場」的父親張連生息息相關(見上圖後排左四及左五),張連生與當時聯勤總司令鄭為元私交甚篤,後來間接促成了聯勤飛駝隊,馬場當年也是迎戰來訪西德黑沙隊的中華龍虎隊戰將,自然成了飛駝成軍的第一代球員。

 

可惜昔日為人海派的「馬場」,壞了肝傷了身子,老爸張連生已年高九十好旬依然硬朗,他卻先走了一步,與先他而去的已故老飛駝戰友羅仁里、林鎗明、尤政工等人,還有「飛駝之父」鄭為元將軍,一塊在天國相逢;發哥藉此緬懷他們為國家足球的奉獻以文聊表心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發哥 的頭像
    發哥

    發哥人生與足球痞客邦

    發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